当前位置:县志资讯>县志新闻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卢氏县:卢氏建县与地名来源区别

发布时间:2018-12-15 点击数:3869
在研究卢氏历史文化探讨中,许多人把卢氏的建县与地名弄不清楚,凡是见到有“卢氏”二字的都认为是卢氏县名来历。其实不然,“卢氏”命名与姓氏、地名和建县的命名是有区别的,卢氏建县是在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是以卢敖命名比较正确。众多史书也有记载。清光绪《卢氏县志》载:“卢氏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卢敖于此得道,始置卢氏县”。《言和志》记载:“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读史方与纪要》记载:“汉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等。但在这之前卢氏早有此名,而是周时期神医扁鹊(真名秦越人)又称卢医,云游虢国救虢国太子起死回生而得名。因神医扁鹊是卢国人,人们不知其名而以神医卢仙而具称。当地人民为纪念他的功德,还在卢氏专门修了卢仙庙纪念之。当时卢氏谓虢国,后虢被晋灭了以后,皆以卢氏而供称了。这在清光绪卢氏县志记载非常清楚。重建卢仙庙记载:“仙也,况境内金台玉宇之设所在皆是.而观西之卢医庙乃周时扁鹊以医术显於此.即史记所载割皮解肌洗腹涤胃以疗虢太子者,迄今奉之号曰卢医.此又人以地而著者也!”

另1982年,在卢氏县沙河乡大明寺挖出重修大明寺碑,系明嘉靖八年(1529年)为重修大明寺而立的碑,碑高198公分,宽73公分,厚22公分,碑文记述了修寺情况,其中“今中州莘川,居众山之中,始卢敖得道之乡,乃扁鹊降升之地,因名卢氏焉”之记载,都表明卢氏地名以卢医扁鹊谓名。

公元前230年,秦王赢政建立秦帝国后,统一了中国,号称“秦始皇”。当时在秦朝奉常府仼职的一个博通古今文官,名叫卢敖,燕国人(一说秦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召为博士,秦王定立天下后,雄心勃勃,势如破竹,他威势显赫,遂生始以至万世。不料横暴过度连年征战,加之修筑长城、驰道、骊山脚下大动土木,民力不堪其用,田园荒芜,人口骤减。

加之焚书坑儒,辱及斯文,被灭亡的六国贵族暗中兴风作乱,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当时战乱,秦博士卢敖只身逃出咸阳,窜入商洛山中。又经小道越过铁索关、青石关,来到当时燕王墓葬之地(现今潘河乡黄岩村),不觉感慨万分。因卢敖是燕国人,看到家破国亡,逐一感概万分,祭拜在燕王墓下,发出内心腹语,不再上朝为官。后直奔熊耳山深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曰:“ 卢敖 游乎 北海 ,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於蒙谷之上,见一士焉。”光绪《卢氏县志》载:“卢敖,秦博士,游北海求仙至蒙谷上(这里所说的蒙谷即今沙河的卢氏沟),见一道士卷龟壳而食蛤蜊曰,夫子可与敖为友矣!道士叹曰,我将南游乎莽罠之野,北息乎沉默之乡,西穷窅冥之里,东贯洪蒙之光。吾与子汗漫游於九垓之上,乃举臂耸身云中。敖视曰吾比夫子若黄鹄与坏虫也,后敖亦登仙而化。”

【译文】“卢敖在北方边远地区游历,经过最北边,进入玄阙(今灵宝函谷关),到了蒙谷山(今沙河的卢氏沟)上,看见一个人,凹眼睛高鼻子,雁长颈鹰凸肩,上身肥胖下身瘦削,飘飘然正迎风而舞。反脸看见卢敖,慌忙放下手臂,逃到竖石后边。卢敖才看见他,正像龟样弓着背在吃蛤蜊。于是就跟他讲话:“您是仅仅把我当作抛弃人间,离开亲友,才遍游天地四方之外的人,而瞧不起我罢。”我从小就游历,到老不改变,不松懈,走遍了各处边远的地方,只有最北边还没有看过。今天终于在这里见到了先生,大概先生能跟我做个朋友吧?“那个人突然大笑说:“嘻!你是中原地方的人,不该远游到这里。这里还是日月照耀,布满群星,春夏秋冬交替出现,阴气阳气产生的地方。这比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地方来,就像孤秃的小山一样。像我,南到无边无际的旷野游玩,北在无声无息的地方休息,西走遍了幽深渺茫的地方,而东穿过大地到了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些地方没有比地更低的,也没有比天更高的,听也听不见,而一看就眼花;这些地方外表上还有形状,至于有形状以外无形状的地方,一跃就能千万里,我还未能到过那样的地方。今天你游历刚到这里,就说游遍了,岂不差得太远了吗!这样,你就留下来。我跟汗漫在九重天上有个约会,不能久留。”那个人抬臂一纵身,就进了云中。卢敖抬头看他,已经不见了,这才停止前进。但他心中不愉快,感到惆怅像丢了什么,说:“我比先生,就像黄鹄与小虫,整天走就没有超过咫尺,而自己却认为走得远,难道不可悲吗!”

会飞的动物中只有龙没有翅膀,要飞升就乘云。卢敖说那个人有翅膀,他的话才可信。如今不说有翅滂,怎么能飞升到云里呢?况且凡是能够轻轻一跃进入云中的,都是因为吃的东西跟人不同的缘故。龙吃的跟蛇不一样,所以龙的举动与蛇不相同。听说修道的吞服纯的金玉,吃紫灵芝的花,吃精美的东西身体会轻捷,所以能成神仙。那个人吃蛤蜊的肉,跟一般人是同样的食物,没有吃得精美身体轻捷的证明,怎么能一纵身体就升天呢?听说以气为食的不吃东西,吃东西的不以气为食。那个人吃东西而不以气为食,那么就不会轻轻一跃进入云中。”

卢敖深悟理性,来到卢氏十余里的伏虎山中隐居在那里,那里原是扁鹊神医曾经住过的岩洞。当时时值温疫流行,他遍游崤熊山麓,采百药以普救众生。经过多月的治疗,卢氏一带病人远近都渐渐好转,恢复了健康。卢敖便从伏虎山洞来到洛河北岸东沙河的西侧高地,在一个古柏树处建起茅庵,栖身坐化,得道成仙。卢人为纪念卢敖,在其结茅修其处。每月初一、十五日焚香祭之。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于此建造了“成德观”(人称“东观”),因此,清光绪年间《卢氏县志》载有卢敖“隐居于卢,升仙于东观茅草庵中”之说。尔后,由于“成德观”以西居民渐多,形成城池,故以卢敖姓氏得名“卢氏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皆亦卢敖姓氏取名“卢氏县”。也以“先有柏、后有观、然后才有卢氏县”的传说代代流传。

其实,有人称沙河三角城是卢氏城的说法, 没有确凿根椐。当时,卢敖求仙至蒙谷上(就是现在的卢氏沟之地)被神仙点化成仙。秦之前称(鸿胪水)也是三皇尊卢氏居邑之地。汉元鼎四年改成宏农郡。汉书.地理志载:“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出,东北入雒,过郡一,行四百五十里。又有育水,南至顺阳入沔。又有洱水,东南至鲁阳,亦入沔。皆过郡二,行六百里。莽曰昌富。”以此熊耳山在卢氏县城东是完全正确的。熊耳山靣积广大,从地图位置看,熊耳山正好在卢氏县城东。而主峰是在卢氏县城偏南。

后从元代几经改制。《完颜金行政地理》就说:卢氏县。天会十年,仍立卢氏县,隶虢州。十四年,陷隶宋。元史地理志还载:“卢氏…至元二年,隶南京路。八年,属南阳府。十一年来属。”因当时,元初把卢氏的沙河三角城划归于南京路,西南地带划归嵩州和陕州,所以县府分开。明初又合并,谓称今卢氏县。因此,卢氏县元史地理志清楚说明:“卢氏府西南。元属嵩州。洪武元年四月属南阳府。三年三月属陕州。万历初,改属府。”另还载“西南有熊耳山(指主峰),洛水自陕西商州流入境,经此。东南有峦山,一名闷顿岭,伊水所出。北有铁岭,东涧水出焉,东南入洛。又东北有马回川,亦入於洛。又东南有栾州镇、西南有朱阳镇、北有杜关镇三巡检司。又西有白华关。”皇统元年,复,仍立卢氏县。《完颜金行政地理》也载:“按:卢氏县,治今河南卢氏县西北沙河西南三角城(《大明清类分野之书》(指古天文历划分)卷一七《柳星张周分》曰:[元至元中,移卢氏县于故城东南三十里,]〔即今治〕”)。

另外,有人称卢氏县谓“古卢国”和卢姓起源于卢氏之说法不妥。上古时期,尊卢氏以鸿胪水居称,神农炎帝以祁为邑(后建火炎城)。更别所谓之“古国”了。远在氏族社会,部落当以占地为盘,后伏羲女娲东迁,尊卢氏随迁于潼关以东、黄河以南、洛水以北一带。活动区域分布在北与大庭氏为邻,东与中央氏为邻,西与骊连氏和赫婿氏为邻,南面是伏牛山山区。现今灵宝朱阳和卢氏的沙河潘河一带(当时称鸿胪水,汉改制为泓农郡)。至今三角城地带古时原称鸿胪水,灵宝朱阳西台地有胪堂,卢灵交界的秦池就是根据尊卢氏第一代帝王秦嵹和第二代帝王革池命名的。此地也就是尊卢氏当年居邑活动之处。 所谓尊卢氏于居於此,正是洪荒末开,天地未明时代,天地呈一个鸡子形。经盘古开天辟地,但长久还是冰川频崩,地震频暴,四海汪洋一片。这时居邑在鸿胪水的尊卢氏身受其害,为了堵住了大地洪水的泛滥,拯救子民灾害之苦。协助女娲炼彩石补天,尊卢氏用烧制陶器的炉灰堵塞洪水,杀水妖龙(即共工)平息水患,断巨鳌四足重建天柱,挽救了天灾。所以鸿胪水就是因尊卢氏功劳鸿大而命名。女娲部族看中了尊卢氏的功绩,推荐她为四十一任帝王相传五代,后来尊卢氏在河南舞阳称都。鸿胪水改制为宏农郡。

到了神农时代,第八代帝榆罔(参卢氏)被黄帝逼迫夺权,贬封在洛水上游祁寸湾(现今的卢氏县地),因当时没有居邑,暂缓在龙山顶上建寨,欲称卢古王寨。后炎帝因贬封不受转移湖南茶乡,晩辈炎融在卢氏建立了两个城池(火炎城和石龙头城)都是以祖先炎帝姓名以居称。《山海经》、《帝王世纪》、《路史》认为:“最后一世名字是参卢,即帝榆罔,禅位黄帝后被封到潞。参卢之后叫“潞子婴儿”。这里在春秋时代是赤狄潞子国。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即今陕县南的卢氏县)。

大禹治水时,当时卢氏名谓莘(有莘国)。夏商伊尹就出生在此。后春秋战国一直称“虢”,虢在历代争夺之中被晋所灭。后卢氏皆以卢仙扁鹊救太子起死回生称《卢氏》了。清光绪重修卢氏县志载:“卢氏古莘川地,禹贡豫州之域,周封虢仲乃为虢国,莘川乃虢之境,战国属韩,秦属三川郡,周为西虢地,汉因卢敖于此得仙始置卢氏县属宏农郡。东汉因之隶雍州域,三国属魏仍隶宏农郡,晋属上洛郡,后魏置洛安郡,西魏改义川郡,隋改虢州皆治卢氏县。唐徒县治於宏农郡。武德间隶虢州。五代宋金俱属虢州,元属嵩州。洪武三年改隶陕州属河南府。宏治四年邑人以路不便于陕州界奏核实诏从之径属河南府。雍正十一年复攺属直隶陕州”。所以,上古卢氏县根本不存在“古国”之说。

《路史?国名纪》所记载:“卢氏,古国名。”那是商代,房州平利为大巴山区族落卢国的封地;周初,卢随周武王伐纣灭商,故得袭封旧土,后属巴国故地。《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说:“房州竹山县及金州,古卢国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亦曰:“房陵,即今房州房陵县,古楚汉中郡地也,是巴蜀之境”。由此可见房州、金州是为古卢国的所在地,后来为巴国领土,再后为楚国占有,最终为秦国吞并。《史记。楚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亦曰:“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卢国先被庸国所灭,领土被庸国占领。”公元前611年秦、楚、巴三国灭庸,巴国分得庸国的房州等地。20世纪末,在今安康发现的西周青铜器中有铭文《史密》中提到了古卢国,地下文物足以证明古卢国的存在。同时在今安康市汉滨区与平利、旬阳两县交界的坝河乡古巴国二千多年前的祭示坑发现的画像砖中,有两块砖上分别刻有目前尚不能释读的18个方块文字和8种符号(抑或为图语)。这一带地方原本是古卢国的故地。因为春秋时代,古卢国的这部分已经成了巴国的领地了。 另有人传说“卢姓来源于卢氏,更没有根据”,因“周朝有一参卢氏族,为炎帝后裔,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之孙高傒(称傒公),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他们的始祖叫做姜孝伯,亦称姜考伯,是周成王姬诵的舅舅。姜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原在参卢(山东高青)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山东常清称:“卢国”原为春秋时代傒公受封的采邑之地,傒公子孙遂以邑名“卢”为氏,从而正式开创了卢氏之始,卢邑因此也成为卢氏子弟第一立身传世、聚族成群的“伊甸园”。现在全世界历届卢姓祭祖大会都在山东常清县召开。为什么说卢姓来源于卢氏县呢?

“卢”最早见于《尚书。牧誓》,跟随武王伐纣,为西土八国之一。西周春秋时活动在汉水中游地区,《左传》桓公十三年楚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楚师。其地,《续汉书。郡国志》“南郡”下记有:“中卢,侯国”,原注引《襄阳耆旧传》云:“古卢戎也。《元和郡县志》卷二一“义清”载:“本汉中庐县地也,西魏于此置义清县,后因之。中庐故县在今县北二十里。本春秋庐戎之国。”其地在今湖北襄阳县西。《水经?沔水注》记载:“襄阳县故城,楚之北津戍也……其土,古鄢、都、卢、罗之地。”又载:“中卢县东,维水自房陵县维山东流注之,县即春秋卢戎之国也。”《括地志》亦载:“房州竹山县及金州,古卢氏。”房陵为今湖北房县。这应是春秋早期楚灭卢后,卢之一部迁于鄂西山地的居所。以后,鄂西这支卢人又辗转西迁于渠江流域,居今渠县境内。《华阳国志?巴志》“宕渠郡”下记有“卢城”,实即这支卢人入川东以后的定居之地。

关于“卢”人的族源,据史籍可以考定,来源于今山西境内,为舜后。《国语?周语中》记载:“富辰谏周襄王曰;昔鄢之亡也由仲任,密须由伯姞,郐由叔坛,聃由郑姬,息由陈妫,邓由楚曼,罗由季姬,卢由荆妫”。韦昭注云:“卢,妫姓之国。荆妫,卢女,为荆夫人。荆,楚也。”此处的卢,即《左传》桓公十三年的卢戎。卢为妫姓,而妫姓出自帝舜。《史记。陈杞世家》记载:“舜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妫姓后代,“夏后之时,或失或续”。其续国承祀者,西周初年,武王褒封妫满于陈,为陈胡公。卢为妫姓,是未能承续舜所传国者,因之居西方,故称卢戎。但按其起源,却属于华夏民族系统。

春秋早期“卢国”见于《左传》,很快便从历史上消失,当在鲁桓公十三年后不久被楚并灭。其后,卢人一支西迁鄂西,春秋中叶,由于庸国之强,这支卢人不得不再西迁入川。以此看来,卢人入川的年代应在春秋中叶以后。《牧誓》是武王伐纣大战之前在商郊牧野所作的誓师词,篇首记载:“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关于对“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之“卢”说,《尚书。牧誓》传所释,卢在西北。今四川雷波县境,古有泸水或以为“卢”即古卢国都所在。因此,谓说卢姓出于卢氏县没有根据。

卢氏县的卢氏卢姓属于复姓简化改单姓为氏的。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齐桓公之后裔分封于卢蒲(今河南登封)、葛卢(今河南卢氏) ,以国为氏。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时),葛卢氏封国,治所位于今南杜村乡赵家城献(旧志以为在里岔乡牧马城)。计、介春秋末期并入齐国。在其中一支取姓氏为葛卢氏迁入卢氏县后(具说此支姓氏者与卢医扁鹊有关),后来多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卢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所谓有卢氏卢氏山之说,水经注援引《开山图》记载非常清楚:“山在宜阳山西南,千名之山,咸处其内,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这在清光绪《卢氏县志》都有记载。因此,卢氏县原名来历,确与卢医扁鹊和卢敖建县有关。三角城乃是卢敖建县起源之地。1982年,在沙河乡大明寺挖出地下文物重修大明寺碑,碑文记述很清,其中“今中州莘川,居众山之中,始卢敖得道之乡,乃扁鹊降升之地,因名卢氏焉”之记载,都表明以卢医扁鹊和卢敖为名建县是有根据的。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