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地方志概述(宋朝)
发布时间:2018-11-28 点击数:12046
宋代是我国方志发展史的重要时期。方志内容和体例进一步完善并趋于定型。
宋朝初年,仍沿袭了唐代图经造送制度。规定,州县图经每闰年一造送,诸路图经十年一上。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玉海》等书记载,宋朝大规模组织编造图经,主要在太祖、太宗、真宗时期,仁、神、哲、徽诸朝也做了一些工作。朝廷在地方呈送图经基础上编次整理,汇纂图经总集和全国区域图志。主要成书有《开宝诸道图经》、《祥符州县图经》和历朝九域志。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人受命重修天下图经,未成。两年后,卢多逊出使江南(南唐),派人对国主李煜说:"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南诸州,愿各求一本以归。"李煜马上让人校雠抄写,送与之,"于是江南十九州之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多逊尽得之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开宝八年(975),宋准也参与修定诸州图经,由于有卢多逊等人四年编修的基础,很快就完成了。这是宋朝最早完成的一部图经总集。
《祥符州县图经》,成书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十二月,李宗谔等编纂,凡1566卷,目录2卷,抄成新本共342本,于次年颁下。(《玉海》卷十四)这是宋代最大规模的组织修志活动,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有统一类例的图志总集。严格说,《祥符图经》还不是定型方志或区域总志,而是各地图经的汇编,但北宋时期的图经多是在此倡导下编纂的,而南宋各地盛行的修志活动,在当时也都被认为是祥符修志的继续,因此,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方志巨著。《祥符州县图经》在南宋时多已散佚,馆阁所藏仅98卷。(《中兴馆阁书目》)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南宋中修)的只有苏、越、黄三州图经。但其内容,有不少为南宋方志征引。主要叙述有户口、贡赋(见《至顺镇江志》)建置、山川、古迹(见《舆地纪胜》)等。《玉海》卷十四《祥符州县图经》条全录李宗谔序,述其所叙范围,包括京府二、次府八、州三百五十二、军四十五、监十四、县一千二百五十三。
九域志是宋代的全国区域志。大中祥符初年,李宗谔修图经总集时,有司请约唐《十道图》以定赋额,于是命王曾修《九域图》,基本是在《祥符图经》的基础上简约而成。祥符六年(1013),《九域图》修毕,卷帙极略,只3卷。神宗元丰八年(1085),又命光禄丞李德刍删定,知制诰王存审其事。书成后,因"旧名图而无绘事,乃请改曰志。"(王存《元丰九域志序》)该书以当时行政区划为纲,每县列乡、镇、堡、寨及山川名称,举列户口和贡赋,是研究宋代经济地理的重要文献。除元丰志外,见于诸史籍的还有《天禧九域志》、《熙宁九域志》和《绍圣九域志》,估计天禧志是祥符志的续修,熙宁志是元丰志的草创(元丰志始修于熙宁八年),绍圣志则是对元丰志的续补。"《玉海》卷十五载,绍圣四年(1097)九月十七日,兵部侍郎黄裳因《元丰九域志》"所载甚略",请求"诏职方取四方郡县、山川、民俗、物产、古迹之类,辑为一书,补缀遗缺。"徽宗大观元年(1107),宋朝廷"创置九域图志局,命所在州郡编纂图经。"(《乾道四明图经》黄鼎序)这是我国设立志局的最早记载。政和元年(1111),蔡攸等人受命详定九域志。惜未成书。
宋代由中央政府颁令诏诸路(道)州上图经,还有太平兴国二年(977)、元祐三年(1088)数次,所修图志有《景德重修十道图》、《皇祐方域图记》、《元祐职方图》等。熙宁间,集贤校理赵彦若为所绘《十八路图》作说,还撰有《十八路图副》20卷,郑樵《通志·艺文略》也著录有北宋十八路的图经。上述诸书均未流传下来。
北宋时期,一些学者仿效贾耽《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和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撰述地理总志。其内容或偏重建置沿革,或汇集名胜古迹,或兼述各类。后人常称此为舆地记著作。北宋舆地记传于今者,有太宗时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和徽宗年间成书的《舆地广记》。
《太平寰宇记》200卷,乐史纂。是书沿袭唐十三道区划列目,始于河南,终于四夷。该书征引浩博,考证精核,不仅大量采录了历代地志、正史和文集材料,还仿郦道元《水经注》列诗文、碑记之法,引用了不少诗赋和碑文。清人洪亮吉称其引书多至百数十种。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例更为完善。在《太平寰宇记》中,乐史增加了土产、风俗、古迹、人物、姓氏、艺文等目,改变了我国地志只记沿革地理,轻视经济文化的风习,为后世各类型方志确立史、地、文并重的内容形式,提供了范例。《四库全书总目》称:"地理之书,记载至是而始详,体例亦至是而大变。"清人周中孚说:"有宋一代志舆地者,当以子正(乐史字子正)为巨擘。"(《郑堂读书记》)
《舆地广记》38卷,欧阳忞纂。是书前4卷叙历代疆域,皆系以宋代郡县名;后34卷述宋代郡县沿革。作者自序称:"地理之书,虽非有深远难见之事,然自历世以来,更张改作,先王之制,无一在者,自非专门名家从事于此者,其孰能知之?"大概为了追寻所谓"先王之制",欧阳忞一反言地理必及风俗,述郡县必列户口的传统,其《舆地广记》与历代地志迥然不同,专记州县建置沿革、地名改易,不录道里、户口、物产、土贡、风俗等内容,可谓之全国区域地理志的专志。
北宋政府数次大规模诏修图志,对各地图经方志的编纂起了极大促进作用。据统计,著之于编的宋代图经多是祥符、熙宁、元丰、政和等时期纂修的。张国涂《中国古方志考》著录的《祥符图经》即有43种之多,包括今江苏(4种)、安徽(2种)、浙江(7种)、福建(1种)、湖北(6种)、江西(7种)、广东(3种)、广西(1种)、四川(12种)等省区。北宋图经多已散佚,有刻本流传下来的只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1种。是书成于元丰七年(1084),据作者序称,是为《祥符图经》的续修。该书3卷,上卷分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十五门,中卷分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六门,下卷分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七门。从所分门类看,其内容已不限于传统图经的地理风俗物产,而是叙及诸般人物政事,虽无方志之名,却具其实。《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征引博而叙述简,文章尔雅,犹有古人之风。"此外,由宋敏求撰著的《长安志》虽是由都邑簿发展来的著作,但对南宋方志编纂很有影响。《长安志》撰于熙宁九年(1076),共20卷,卷一为总叙、分野、土产、土贡、风俗、四至、管县、户口、杂志,卷二分述雍州、京都和京兆尹、府县官,卷三至六纪历代宫室,卷七至十述唐皇城、京城,卷十一至二十分叙当时京兆府所辖二十四县。体例虽不合今之方志,但记述范围比隋、唐、北宋图经要广博。尤其是以更多篇幅记述历代府尹事迹,反映了当时地志图书已由偏重地理考述转向重视人文记载了。同时,该志"精博宏赡"的结构内容,也备受南宋志书编纂者的推崇。
南宋修志,从地区看,相当普遍,不仅名都重邑皆有图志,就是"僻陋之邦,偏小之邑,亦必有记录焉。"(黄岩孙《仙溪志跋》)现存最早一部乡镇志《澉水志》即是南宋绍定三年(1230)纂成的。从时间看,续修制度也固定下来,苏、杭、明、台、镇江、江阴等地方志皆一修再修,如临安三志,以及乾道、宝庆、开庆年间编纂的三部《四明志》。从编修方式看,也从纯粹官修(诏地方造送图经),转变为由地方官主持,请名人学士编纂,所修志书体例也非朝廷所定,而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南宋方志的最大特点,在于内容体例的更加完善。隋唐北宋图经多只记录一域水道、堰堤、盐池、驿道、古城、学校、寺观、冢墓、古迹、歌谣等,类似于地理书,而南宋方志法《长安志》例,备载一地的建置、山川、户口、赋税、人物、诗词,史地文并重。近人张国淦指出:"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中国古方志考》序)方志研究者普遍认为,南宋是我国方志定型时期。
南宋所修方志传于今者有二十七种。以浙江省最多,有《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志》、《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吴兴志》、《剡录》、《嘉定赤城志》、《严州图经》、《景定严州续志》、《澉水志》14种,江苏省有《吴郡志》、《景定建康志》、《嘉定镇江志》、《咸淳毗陵志》、《云间志》、《玉峰志》、《玉峰续志》7种,福建省有《淳熙三山志》、《仙溪志》、《临汀志》3种,湖北省有《寿昌乘》1种,安徽省有《新安志》1种,陕西省有《雍录》1种。
南宋志书,从体例看,可分为平列门目、纲目体和史志体三种类型。平列门目是在旧图经基础上加以扩充,形成多门类形式。最著名的是《吴郡志》,是书成于绍熙三年(1192),范成大撰。共分三十九门。纲目体是对平列门目的改造,在大类下设目,以纲统目,类例较为清晰。如《咸淳临安志》分类19,共辖52目,另有7图。记述一镇之事的《澉水志》虽很简略,也于一些类目中细分小目,如地理门有沿革、风俗、形势、户口、税赋、镇名、镜境、四至八道、水陆名9目。史志体即模仿正史的纪传体例设置类目,以周应合《景定建康志》为代表。该志分为录、图、表、志、传、拾遗六类。图、表、志、传前各列小序,于诸志之中又设小目,如风土志有风俗、民数、灾祥、第宅、土贡、物产、古陵、诸墓、义阡诸篇。史志体志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明清相当部分方志就是采用纪传体形式编纂的。
南宋方志不仅在编纂形式上各具特色,其内容裁措和文字叙述亦都得体,一般说来,"文约事备,文直事核",是当时不少志书的共同特点。如被誉为一代名志的临安三志、《新安志》、《刻录》即以叙事简明为纂志主旨。
临安自绍兴八年(1138)升为南宋首都,先后三次纂修志书。乾道五年(1169),周淙始修,成书15卷,今存3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叙录简括,深有体要;"淳祐十二年(1252),施谔再修,成书52卷,今存6卷,亦是"叙述简雅,征引赅洽"之著;(林正秋《南宋行都三志》)咸淳四年(1268)潜说友三修,成100卷,今存93卷,"前15卷为行在所录,记宫禁曹司之事,自16卷以下乃为府志,区画明晰,体例井然,可为都城纪载之法。"(《四库全书总目》)
《新安志》10卷,赵不悔修,罗愿纂。成书于淳熙二年(1175)。是志采用纲目体,15大目下又详列子目,其子目划分甚细,例如,物产分谷粟、蔬茹、药物、水果、水族、羽族、兽类、货贿等项;杂录分人事、诗话、杂艺、砚、纸、墨、定数、神异、记闻9门。体例分目极其周备。罗愿为撰此书,遍考前代图经、地记,"间阅前史及国典,并杂家稗说",还"益访故老,求遗事。"(罗愿《新安志》序)《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叙述简括,引据亦极典核。"
《剡录》10卷,高似孙纂。书成于嘉定七年(1214)。共分28门,首卷列有"县纪年"一篇,开方志设大事记之先河,卷五收录阮裕、王羲之、谢灵运等14人的著述及三氏家谱等书42种,各具卷数,与《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和《永乐大典》所引《三阳志》同为方志列地方书目之开端。该志叙述有法,简洁古雅,被后世志家视为简志体之祖。
宋代方志大都崇尚简明叙事,但也有偏重掌故记实一派。以《淳熙三山志》、《开庆临汀志》为代表,两志均为福建方志。《淳熙三山志》42卷,梁克家纂,传世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刻本,《临汀志》15卷,胡太初修,赵与沐纂,该志无刻本流传,今存于《永乐大典》卷7889至7895中,共7卷。二书在体例分目上与他志无异,唯其记载当时政事,则详录地方档案材料,如记述户口、税赋,二志都分记祖额、今额及诸县数字。《三山志》公廨类的子目就有47个,不惮其详,是研究宋代地方制度的难得资料,该志土俗类岁时目记述福州节令,仅元日就有祈年、饮屠酥、序拜、卻荤食、上冢等项,极为详尽。《四库全书总目》称此志"主纪录掌故,而不在夸耀乡贤、侈陈名胜,固亦核实之道,自成志乘之一体,未可以常例绳之。"这种重视地方掌故制度的纪述形式,深得明代志家的推崇和效法。
南宋纂修的舆地记形式的地理总志,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有余《圣域记》25卷、王日休《九丘总要》340卷、范子长《皇州郡县志》100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王希先《皇朝方域志》200卷。以上四书,均未传世。此外,未被《宋史·艺文志》著录而传于今者,有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祝穆《方舆胜览》70卷。两书均以详述各地名胜为特点。《舆地纪胜》以南宋庆元建置为纲,详述166个府州的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比较北宋《太平寰宇记》,所增者有古迹名胜和诗文,所略者有府境、四至八到、户口、土产。是书仿《水经注》之例,于每州府之后,列碑记、图志之目,反映作者对碑刻方志资料的重视,明人曾将其碑记抄出,另编成《舆地碑目》一书,可见于史料价值较高。阮元称其书"体例谨严,考证极其赅洽",又说"南宋人地理之书,以王氏仪父象之《舆地纪胜》为最善。"(《舆地纪胜》重刊本序)《方舆胜览》所载仅及南宋十七路,其体例颇同于《舆地纪胜》,以其平江府分目为例,计有建置沿革(包括分野、领县、治所)、风俗、形胜、土产、山川、井泉石井、堂舍州宅、阁斋、亭榭、馆驿、桥梁、佛寺、祠墓、名宦、人物、题咏、四六诸项。该书叙事特点有二,其一,事必有据,凡列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必征引他书,甚至整篇文章录入,而自己不作更多陈述,此法正与《舆地纪胜》相反。其二,偏重古迹名胜,而略于建置沿革,不记户口、田赋。实际上,该书是以地域为纲,以山川古迹为目,网罗天下文赋为一编,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名为地记,实则类书。"
宋代志家虽然没有撰述系统研究方志的理论著作,但在一些志书序文中,对于方志学的某些重要问题皆有所言及,于方志理论建设颇多贡献。
论方志性质、渊源,不少学者认为是古代地理书的发展,朱长文指出:"方志之学,先儒所重,故朱赣风俗之条,顾野王舆地之记,贾耽十道之录,称于前史。"(《吴郡图经续记》序)王象之说:"世之言地理者尚矣,郡县有志,九域有志,寰宇有记,舆地有记。"(《舆地纪胜》序)但也有些志家认为是史书之流别,郑兴裔指出:"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广陵志》序,载《郑忠肃公奏议集》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指出:"郡有志,即成周职方之所掌,岂徒辨其山林川泽都鄙之名物而已",将古代舆图视为方志前身;董弅《严州图经》序也溯源于此。撰写《元丰九域志》的王存明确指出,当时所修志书即为古代图、志、籍的综括,他在该书序言中说:"臣闻先王建国,所以周知九州封域与其人民之数者,诏地事则有图,诏观事则有志,比生齿则有籍,近也撮其大要,会为一书,趣时施宜,文约事备,则唐之《十道图》、本朝《九域志》是也。"
论方志功用,宋代志家普遍提到志书的资鉴、教化作用。董弅《严州图经》序云:"(方志)使为政者究知风俗利病,师范先贤懿绩;而承学晚生,览之可以辑睦而还旧俗;宦达名流,玩之可以全高风而励名节。"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具体阐述方志的作用为:"忠孝节义,表人材也;版籍登耗,考民力也;甲兵坚瑕,讨军实也;政教修废,察吏治也;古今是非得失之迹,重劝鉴也。夫如是然后有补于世。"
论方志编纂,南宋著名学者张栻提出,应"削去怪妄,订正事实,崇厚风俗,表章人才。"(《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引)杨潜《云间志》序认为,志书取材,要"畴诸井故里,改诸传记,质诸故老,有据则书,有疑则阙,有讹则辨。"赵抃《成都古今集记》序也指出:"其间一事一物,皆酌考众书,厘正伪谬,然后落笔。"他还认为,志书编纂,未可求全责备,其"知之有未至、编之有未及"的地方,可待后人补正。(见《嘉靖四川总志》艺文志)罗愿认为,志书叙事应与史书同具《春秋》笔意,"是皆有微旨者,必使涉于学者纂之。"(《新安志》序)对方志编纂论述最全面的是周应合写的《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该文将志书编修分为四个步骤:一曰定凡例,志书仿史书体例,分图、表、志、传诸体,"传之后为拾遗,图之后为地名辨。""志中各著事迹,各为考证,而古今记咏,各附于所为作之下,凡图表志传卷首,各为一序。"二曰分事任,"欲请官十员,招士友数人入局,同共商榷,分项修纂。"三曰广搜访,"凡自古及今,有一事一物,一诗一文,得于记闻,当入图经者,不以早晚,不以多寡,各随所得,批报本局,以凭类聚考订增修……。"四曰详参订,"每卷修成初稿,各以紫袋封传诸幕,悉求是正,其未当与未尽者,请批注行闻,以凭删修次稿,再以紫袋传呈如初。侯定本纳呈钧览,仰求笔削,然后付之锓梓。"
总之,宋代志家对于方志理论的探讨是多方面的,后人对方志学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也是导源于宋代志家的初步探讨。两宋时期,方志作为一种独特书体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内容和体例也逐渐固定下来,完成了古代图、志的融合,并从偏重地理记载转向着重人物、政事的记录。
宋朝初年,仍沿袭了唐代图经造送制度。规定,州县图经每闰年一造送,诸路图经十年一上。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玉海》等书记载,宋朝大规模组织编造图经,主要在太祖、太宗、真宗时期,仁、神、哲、徽诸朝也做了一些工作。朝廷在地方呈送图经基础上编次整理,汇纂图经总集和全国区域图志。主要成书有《开宝诸道图经》、《祥符州县图经》和历朝九域志。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知制诰卢多逊、扈蒙等人受命重修天下图经,未成。两年后,卢多逊出使江南(南唐),派人对国主李煜说:"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南诸州,愿各求一本以归。"李煜马上让人校雠抄写,送与之,"于是江南十九州之形势,屯戍远近、户口多寡,多逊尽得之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四)开宝八年(975),宋准也参与修定诸州图经,由于有卢多逊等人四年编修的基础,很快就完成了。这是宋朝最早完成的一部图经总集。
《祥符州县图经》,成书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十二月,李宗谔等编纂,凡1566卷,目录2卷,抄成新本共342本,于次年颁下。(《玉海》卷十四)这是宋代最大规模的组织修志活动,也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有统一类例的图志总集。严格说,《祥符图经》还不是定型方志或区域总志,而是各地图经的汇编,但北宋时期的图经多是在此倡导下编纂的,而南宋各地盛行的修志活动,在当时也都被认为是祥符修志的继续,因此,这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方志巨著。《祥符州县图经》在南宋时多已散佚,馆阁所藏仅98卷。(《中兴馆阁书目》)见于《直斋书录解题》(南宋中修)的只有苏、越、黄三州图经。但其内容,有不少为南宋方志征引。主要叙述有户口、贡赋(见《至顺镇江志》)建置、山川、古迹(见《舆地纪胜》)等。《玉海》卷十四《祥符州县图经》条全录李宗谔序,述其所叙范围,包括京府二、次府八、州三百五十二、军四十五、监十四、县一千二百五十三。
九域志是宋代的全国区域志。大中祥符初年,李宗谔修图经总集时,有司请约唐《十道图》以定赋额,于是命王曾修《九域图》,基本是在《祥符图经》的基础上简约而成。祥符六年(1013),《九域图》修毕,卷帙极略,只3卷。神宗元丰八年(1085),又命光禄丞李德刍删定,知制诰王存审其事。书成后,因"旧名图而无绘事,乃请改曰志。"(王存《元丰九域志序》)该书以当时行政区划为纲,每县列乡、镇、堡、寨及山川名称,举列户口和贡赋,是研究宋代经济地理的重要文献。除元丰志外,见于诸史籍的还有《天禧九域志》、《熙宁九域志》和《绍圣九域志》,估计天禧志是祥符志的续修,熙宁志是元丰志的草创(元丰志始修于熙宁八年),绍圣志则是对元丰志的续补。"《玉海》卷十五载,绍圣四年(1097)九月十七日,兵部侍郎黄裳因《元丰九域志》"所载甚略",请求"诏职方取四方郡县、山川、民俗、物产、古迹之类,辑为一书,补缀遗缺。"徽宗大观元年(1107),宋朝廷"创置九域图志局,命所在州郡编纂图经。"(《乾道四明图经》黄鼎序)这是我国设立志局的最早记载。政和元年(1111),蔡攸等人受命详定九域志。惜未成书。
宋代由中央政府颁令诏诸路(道)州上图经,还有太平兴国二年(977)、元祐三年(1088)数次,所修图志有《景德重修十道图》、《皇祐方域图记》、《元祐职方图》等。熙宁间,集贤校理赵彦若为所绘《十八路图》作说,还撰有《十八路图副》20卷,郑樵《通志·艺文略》也著录有北宋十八路的图经。上述诸书均未流传下来。
北宋时期,一些学者仿效贾耽《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和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撰述地理总志。其内容或偏重建置沿革,或汇集名胜古迹,或兼述各类。后人常称此为舆地记著作。北宋舆地记传于今者,有太宗时编纂的《太平寰宇记》和徽宗年间成书的《舆地广记》。
《太平寰宇记》200卷,乐史纂。是书沿袭唐十三道区划列目,始于河南,终于四夷。该书征引浩博,考证精核,不仅大量采录了历代地志、正史和文集材料,还仿郦道元《水经注》列诗文、碑记之法,引用了不少诗赋和碑文。清人洪亮吉称其引书多至百数十种。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例更为完善。在《太平寰宇记》中,乐史增加了土产、风俗、古迹、人物、姓氏、艺文等目,改变了我国地志只记沿革地理,轻视经济文化的风习,为后世各类型方志确立史、地、文并重的内容形式,提供了范例。《四库全书总目》称:"地理之书,记载至是而始详,体例亦至是而大变。"清人周中孚说:"有宋一代志舆地者,当以子正(乐史字子正)为巨擘。"(《郑堂读书记》)
《舆地广记》38卷,欧阳忞纂。是书前4卷叙历代疆域,皆系以宋代郡县名;后34卷述宋代郡县沿革。作者自序称:"地理之书,虽非有深远难见之事,然自历世以来,更张改作,先王之制,无一在者,自非专门名家从事于此者,其孰能知之?"大概为了追寻所谓"先王之制",欧阳忞一反言地理必及风俗,述郡县必列户口的传统,其《舆地广记》与历代地志迥然不同,专记州县建置沿革、地名改易,不录道里、户口、物产、土贡、风俗等内容,可谓之全国区域地理志的专志。
北宋政府数次大规模诏修图志,对各地图经方志的编纂起了极大促进作用。据统计,著之于编的宋代图经多是祥符、熙宁、元丰、政和等时期纂修的。张国涂《中国古方志考》著录的《祥符图经》即有43种之多,包括今江苏(4种)、安徽(2种)、浙江(7种)、福建(1种)、湖北(6种)、江西(7种)、广东(3种)、广西(1种)、四川(12种)等省区。北宋图经多已散佚,有刻本流传下来的只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1种。是书成于元丰七年(1084),据作者序称,是为《祥符图经》的续修。该书3卷,上卷分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十五门,中卷分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六门,下卷分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七门。从所分门类看,其内容已不限于传统图经的地理风俗物产,而是叙及诸般人物政事,虽无方志之名,却具其实。《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征引博而叙述简,文章尔雅,犹有古人之风。"此外,由宋敏求撰著的《长安志》虽是由都邑簿发展来的著作,但对南宋方志编纂很有影响。《长安志》撰于熙宁九年(1076),共20卷,卷一为总叙、分野、土产、土贡、风俗、四至、管县、户口、杂志,卷二分述雍州、京都和京兆尹、府县官,卷三至六纪历代宫室,卷七至十述唐皇城、京城,卷十一至二十分叙当时京兆府所辖二十四县。体例虽不合今之方志,但记述范围比隋、唐、北宋图经要广博。尤其是以更多篇幅记述历代府尹事迹,反映了当时地志图书已由偏重地理考述转向重视人文记载了。同时,该志"精博宏赡"的结构内容,也备受南宋志书编纂者的推崇。
南宋修志,从地区看,相当普遍,不仅名都重邑皆有图志,就是"僻陋之邦,偏小之邑,亦必有记录焉。"(黄岩孙《仙溪志跋》)现存最早一部乡镇志《澉水志》即是南宋绍定三年(1230)纂成的。从时间看,续修制度也固定下来,苏、杭、明、台、镇江、江阴等地方志皆一修再修,如临安三志,以及乾道、宝庆、开庆年间编纂的三部《四明志》。从编修方式看,也从纯粹官修(诏地方造送图经),转变为由地方官主持,请名人学士编纂,所修志书体例也非朝廷所定,而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南宋方志的最大特点,在于内容体例的更加完善。隋唐北宋图经多只记录一域水道、堰堤、盐池、驿道、古城、学校、寺观、冢墓、古迹、歌谣等,类似于地理书,而南宋方志法《长安志》例,备载一地的建置、山川、户口、赋税、人物、诗词,史地文并重。近人张国淦指出:"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中国古方志考》序)方志研究者普遍认为,南宋是我国方志定型时期。
南宋所修方志传于今者有二十七种。以浙江省最多,有《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志》、《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续志》、《吴兴志》、《剡录》、《嘉定赤城志》、《严州图经》、《景定严州续志》、《澉水志》14种,江苏省有《吴郡志》、《景定建康志》、《嘉定镇江志》、《咸淳毗陵志》、《云间志》、《玉峰志》、《玉峰续志》7种,福建省有《淳熙三山志》、《仙溪志》、《临汀志》3种,湖北省有《寿昌乘》1种,安徽省有《新安志》1种,陕西省有《雍录》1种。
南宋志书,从体例看,可分为平列门目、纲目体和史志体三种类型。平列门目是在旧图经基础上加以扩充,形成多门类形式。最著名的是《吴郡志》,是书成于绍熙三年(1192),范成大撰。共分三十九门。纲目体是对平列门目的改造,在大类下设目,以纲统目,类例较为清晰。如《咸淳临安志》分类19,共辖52目,另有7图。记述一镇之事的《澉水志》虽很简略,也于一些类目中细分小目,如地理门有沿革、风俗、形势、户口、税赋、镇名、镜境、四至八道、水陆名9目。史志体即模仿正史的纪传体例设置类目,以周应合《景定建康志》为代表。该志分为录、图、表、志、传、拾遗六类。图、表、志、传前各列小序,于诸志之中又设小目,如风土志有风俗、民数、灾祥、第宅、土贡、物产、古陵、诸墓、义阡诸篇。史志体志书对后世影响甚大,明清相当部分方志就是采用纪传体形式编纂的。
南宋方志不仅在编纂形式上各具特色,其内容裁措和文字叙述亦都得体,一般说来,"文约事备,文直事核",是当时不少志书的共同特点。如被誉为一代名志的临安三志、《新安志》、《刻录》即以叙事简明为纂志主旨。
临安自绍兴八年(1138)升为南宋首都,先后三次纂修志书。乾道五年(1169),周淙始修,成书15卷,今存3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叙录简括,深有体要;"淳祐十二年(1252),施谔再修,成书52卷,今存6卷,亦是"叙述简雅,征引赅洽"之著;(林正秋《南宋行都三志》)咸淳四年(1268)潜说友三修,成100卷,今存93卷,"前15卷为行在所录,记宫禁曹司之事,自16卷以下乃为府志,区画明晰,体例井然,可为都城纪载之法。"(《四库全书总目》)
《新安志》10卷,赵不悔修,罗愿纂。成书于淳熙二年(1175)。是志采用纲目体,15大目下又详列子目,其子目划分甚细,例如,物产分谷粟、蔬茹、药物、水果、水族、羽族、兽类、货贿等项;杂录分人事、诗话、杂艺、砚、纸、墨、定数、神异、记闻9门。体例分目极其周备。罗愿为撰此书,遍考前代图经、地记,"间阅前史及国典,并杂家稗说",还"益访故老,求遗事。"(罗愿《新安志》序)《四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叙述简括,引据亦极典核。"
《剡录》10卷,高似孙纂。书成于嘉定七年(1214)。共分28门,首卷列有"县纪年"一篇,开方志设大事记之先河,卷五收录阮裕、王羲之、谢灵运等14人的著述及三氏家谱等书42种,各具卷数,与《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和《永乐大典》所引《三阳志》同为方志列地方书目之开端。该志叙述有法,简洁古雅,被后世志家视为简志体之祖。
宋代方志大都崇尚简明叙事,但也有偏重掌故记实一派。以《淳熙三山志》、《开庆临汀志》为代表,两志均为福建方志。《淳熙三山志》42卷,梁克家纂,传世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刻本,《临汀志》15卷,胡太初修,赵与沐纂,该志无刻本流传,今存于《永乐大典》卷7889至7895中,共7卷。二书在体例分目上与他志无异,唯其记载当时政事,则详录地方档案材料,如记述户口、税赋,二志都分记祖额、今额及诸县数字。《三山志》公廨类的子目就有47个,不惮其详,是研究宋代地方制度的难得资料,该志土俗类岁时目记述福州节令,仅元日就有祈年、饮屠酥、序拜、卻荤食、上冢等项,极为详尽。《四库全书总目》称此志"主纪录掌故,而不在夸耀乡贤、侈陈名胜,固亦核实之道,自成志乘之一体,未可以常例绳之。"这种重视地方掌故制度的纪述形式,深得明代志家的推崇和效法。
南宋纂修的舆地记形式的地理总志,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有余《圣域记》25卷、王日休《九丘总要》340卷、范子长《皇州郡县志》100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王希先《皇朝方域志》200卷。以上四书,均未传世。此外,未被《宋史·艺文志》著录而传于今者,有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祝穆《方舆胜览》70卷。两书均以详述各地名胜为特点。《舆地纪胜》以南宋庆元建置为纲,详述166个府州的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比较北宋《太平寰宇记》,所增者有古迹名胜和诗文,所略者有府境、四至八到、户口、土产。是书仿《水经注》之例,于每州府之后,列碑记、图志之目,反映作者对碑刻方志资料的重视,明人曾将其碑记抄出,另编成《舆地碑目》一书,可见于史料价值较高。阮元称其书"体例谨严,考证极其赅洽",又说"南宋人地理之书,以王氏仪父象之《舆地纪胜》为最善。"(《舆地纪胜》重刊本序)《方舆胜览》所载仅及南宋十七路,其体例颇同于《舆地纪胜》,以其平江府分目为例,计有建置沿革(包括分野、领县、治所)、风俗、形胜、土产、山川、井泉石井、堂舍州宅、阁斋、亭榭、馆驿、桥梁、佛寺、祠墓、名宦、人物、题咏、四六诸项。该书叙事特点有二,其一,事必有据,凡列一山一水一人一物,必征引他书,甚至整篇文章录入,而自己不作更多陈述,此法正与《舆地纪胜》相反。其二,偏重古迹名胜,而略于建置沿革,不记户口、田赋。实际上,该书是以地域为纲,以山川古迹为目,网罗天下文赋为一编,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名为地记,实则类书。"
宋代志家虽然没有撰述系统研究方志的理论著作,但在一些志书序文中,对于方志学的某些重要问题皆有所言及,于方志理论建设颇多贡献。
论方志性质、渊源,不少学者认为是古代地理书的发展,朱长文指出:"方志之学,先儒所重,故朱赣风俗之条,顾野王舆地之记,贾耽十道之录,称于前史。"(《吴郡图经续记》序)王象之说:"世之言地理者尚矣,郡县有志,九域有志,寰宇有记,舆地有记。"(《舆地纪胜》序)但也有些志家认为是史书之流别,郑兴裔指出:"郡之有志,犹国之有史,所以察民风、验土俗,使前有所稽,后有所鉴,甚重典也。"(《广陵志》序,载《郑忠肃公奏议集》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指出:"郡有志,即成周职方之所掌,岂徒辨其山林川泽都鄙之名物而已",将古代舆图视为方志前身;董弅《严州图经》序也溯源于此。撰写《元丰九域志》的王存明确指出,当时所修志书即为古代图、志、籍的综括,他在该书序言中说:"臣闻先王建国,所以周知九州封域与其人民之数者,诏地事则有图,诏观事则有志,比生齿则有籍,近也撮其大要,会为一书,趣时施宜,文约事备,则唐之《十道图》、本朝《九域志》是也。"
论方志功用,宋代志家普遍提到志书的资鉴、教化作用。董弅《严州图经》序云:"(方志)使为政者究知风俗利病,师范先贤懿绩;而承学晚生,览之可以辑睦而还旧俗;宦达名流,玩之可以全高风而励名节。"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序具体阐述方志的作用为:"忠孝节义,表人材也;版籍登耗,考民力也;甲兵坚瑕,讨军实也;政教修废,察吏治也;古今是非得失之迹,重劝鉴也。夫如是然后有补于世。"
论方志编纂,南宋著名学者张栻提出,应"削去怪妄,订正事实,崇厚风俗,表章人才。"(《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引)杨潜《云间志》序认为,志书取材,要"畴诸井故里,改诸传记,质诸故老,有据则书,有疑则阙,有讹则辨。"赵抃《成都古今集记》序也指出:"其间一事一物,皆酌考众书,厘正伪谬,然后落笔。"他还认为,志书编纂,未可求全责备,其"知之有未至、编之有未及"的地方,可待后人补正。(见《嘉靖四川总志》艺文志)罗愿认为,志书叙事应与史书同具《春秋》笔意,"是皆有微旨者,必使涉于学者纂之。"(《新安志》序)对方志编纂论述最全面的是周应合写的《景定建康志修志本末》,该文将志书编修分为四个步骤:一曰定凡例,志书仿史书体例,分图、表、志、传诸体,"传之后为拾遗,图之后为地名辨。""志中各著事迹,各为考证,而古今记咏,各附于所为作之下,凡图表志传卷首,各为一序。"二曰分事任,"欲请官十员,招士友数人入局,同共商榷,分项修纂。"三曰广搜访,"凡自古及今,有一事一物,一诗一文,得于记闻,当入图经者,不以早晚,不以多寡,各随所得,批报本局,以凭类聚考订增修……。"四曰详参订,"每卷修成初稿,各以紫袋封传诸幕,悉求是正,其未当与未尽者,请批注行闻,以凭删修次稿,再以紫袋传呈如初。侯定本纳呈钧览,仰求笔削,然后付之锓梓。"
总之,宋代志家对于方志理论的探讨是多方面的,后人对方志学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也是导源于宋代志家的初步探讨。两宋时期,方志作为一种独特书体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内容和体例也逐渐固定下来,完成了古代图、志的融合,并从偏重地理记载转向着重人物、政事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