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县志资讯>县志公告
县志公告 县志新闻

稀见地方志提要《序》陈光贻 著

发布时间:2018-10-16 点击数:2381


1  序稀见地方志提要  陈光贻 著

2  瞿序
3  方志纪载某一地区之历史,自全国总志以至都会郡邑,举凡山川、人物、风俗、物产等等,靡不毕具。但以彼此情况,各自有异,遂有此详彼略,甲重乙轻之分。论其体裁,亦不尽相同,自序、凡例,略举概况,详别著地方志学讲义初稿中。异曲同工,要皆为国史初基,但方志所载,有隐微事迹不见于国史者,有前代人物不列国史者,有特殊史料不尽登国史者,独赖方志以传,其史料价值,可以概见。
4  方志古无专书,寻根溯源,要以《禹贡》及《周礼·夏官·职方氏》为权舆;晋常璩《华阳国志》,记巴蜀地区事迹,粗具方志之雏形;《隋书》、两《唐书》经籍艺文志地理类所收,大都为形似方志中专题单行者;至宋,方志体例始渐备。
5  《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分列十目,取采谨严,择尤雅者始录之,列入总志者祇七,都会郡邑者四十七,而《吴地记》《长安志》《雍录》等入古迹,《桂林风土记》《岳阳风土记》《东京梦华录》《会稽三赋》《中华纪闻》等入杂记,倘视作别裁,亦无不可,惟详略重轻之间耳。方志一门,于群籍中所占数量十不及一,旧藏书家著录无多,至近数十年来,始有方志专目出而闻世,视作创举,由是海内外图书馆咸以网罗方志为重要职志,竞相罗致,书林猝空,遂使价增倍蓰,宋元旧刻,片纸之值,几乎贵及兼金;无法获得原本者,则或乞乎传钞,或代之影印,甚或谋诸胶卷,取而代之,用广其传。
6  长兴陈光贻先生,专修国学,而于方志致力尤勤。尝承乏武进文献征存社,整理古籍;继至上海图书馆,与共晨夕,每获异书,必持以相视,休沐之暇,輙录其精要。晨书冥写,露纂雪钞,无间寒暑,日积月累,所见寖广,寝馈于斯者盖三十馀年矣。乃以其所录者颜之曰《稀见地方志提要》。览其例言,隐隐知其所谓稀见者,则或为版本之罕传,或为笔墨之优异,或为取材之独到。复旁搜广引,以正旧传,如据单学传《钓诸小志》,举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知原稿多至两橱,通行一百三十卷者尚非足本。又据归有光《震川文集》谓:《兴都志》当时以不合圣意,未尝付梓,仅留传钞本,以正著录刻本者之讹。其意至深,固不徒仅仅于流传之不广也。于是择其尤珍者,得一千一百馀篇,分列若干卷,将以此为滥觞,异日更以馀稿及续见者继之。前贤名著,益得发扬而光大之,良驹得骋,功在伯乐。辱承见爱,每以他山之石见推,属为文以记之,义不敢以不文辞,自惟虽略知版刻,管窥蠡测,恐无益于先生之文,聊贡刍言,就正大雅,亦私幸得附骥云。一九八○年四月瞿凤起稿。
7  潘序
8  方志之业,备例于宋而繁衍于清。千载以来,官修私纂,数几及万,駸駸囊括寰宇,星罗万象,实史材之宝库,取资无穷,文献足徵,猗欤盛哉。顾历史悠久,流散蓬转,综而理之,殊感难能。吾友朱君士嘉,早岁从事方志之学,徧访国内外公私藏家,分省系目,编成《中国地方志综录》一书,得便学者之撏然据目存录,无由深入探索,未餍读者之殷求。建国以来,私家所藏,次第俱归公有,全国各图书馆均重视斯业,搜罗日广,而《中国地方志综录》之增补益富。朱君广理旧业,踵成巨编,行将问世,以备观采,足称盛事矣。顾时代更易,体裁不一,而编纂之人,学识时有高下悬殊,内容无睹,精粗莫辨,考镜取资,何由入手?此陈君光贻《稀见地方志提要》之作,庶有裨学者之寻索为不可少也。予与光贻同事上海图书馆,垂三十年,深知其用力之深,审别之精。馆藏地方志盈六千馀种,君以休沐馀闲,遍览馆藏,每读一志,辄为扼要钩玄,纂录成文,露钞雪纂,阅二十馀年,成提要千一二百种,编为十五卷,举地方总志一卷冠首,全国地方要典,约略可具。读君序例,溯源穷流,有条不紊,非沉酣于斯学者,曷能臻此?深惭寡昧于兹专门之学,刍献无能。承命缀言简末,附骥留名,未尝不重自愧也。君书杀青有日,而孜孜兀兀,赓续攸待,用当摩挲老眼,更观厥成焉。一九八○年四月潘景郑谨识。
9  自序
10  方志其曷昉乎,始肇于《周礼》,《周官》外史掌邦国四方之志。若《晋乘》,《楚帱杌》之类,是则诸侯之成书也。自秦兼并四海分郡邑,汉因秦制置州县。迹既远,地名又数改易,是以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计书先上太史,副在丞相。汉自张禹属朱贡条记风俗,始有方域记。东汉有《汝南先贤》《襄阳耆旧》《关东风俗》诸传,其初惟扬明耆献,渐而方物有传。然一事一篇,而未集成一书也。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其书犹存,观其体例,有似今之方志焉。然其为偏方割据,纪载一国之全史,不可视为方志之肇端耳。自刘宋迄隋唐,记山川郡邑之书有志、乘、记、谱、编、录、图经、事类等名,于是方志之名始立,而不过记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及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兼及古迹,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又增人物、艺文。后来修郡县志皆仿其例,故自宋以后方志体例臻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艺文、灾异,无不概载。其名称曰志,或曰记,实兼及图经、录、乘,至是方志渐符史体矣。元、明方志,大抵承宋志体列。元始置行中书省,明有布政司,掌管一省事宜,自明以来,乃有一省之通志。其时关镇军、乒备道诸武官,亦著书侈谈地理形势、疆场城塞、兵马刍粮之事,而有关镇军卫所之志。明、清职方制,设省、府、州、厅、县、卫、所,乡镇诸级,各有修志,其记载有区分,而体裁大抵相似,事无巨细,无不述焉。王士祯谓:「《汉中府志》载木牛流马法,《武功县志》载织锦璇玑图。」此史书之所无,有溢于史例之外矣。虽不免踵事增华,末大于本,若非妄谈,乃可以补史书之不足也。
11  盖论历代纂修方志得失,以缀周、秦、两汉、六朝以来之书,说地理者多矣。或释经典,或撰述方志,竞为新异。《隋书·经籍志》地理类载者,今其书渺不可求,亦无从窥其体例也。自宋迄元、明、清之方志存者尚多,犹可考其纂修因革之源流。宋自祥符中诏天下修图经,援以《太平寰宇记》为例,兼述人物、艺文,体例庞浩,周淙《临安志》,范成大《吴郡志》,为尤著者也。元修方志,以宋志为法,纪载增详。俞希鲁《至顺镇江志》,述及物产,徐硕《至元嘉禾志》,录以碑碣,袁桷《延佑四明志》,记及水利。均增益备,叙述简括,深有体要,可与宋人颉颃也。明修方志,初以宋志为树范;至正德间体裁始变,沿史法,工词章,褒贬善恶。康海《武功县志》七篇,一篇一文,首尾相贯。其文简事赅,训词尔雅,石邦教称,其义昭劝鉴,尤严而公。韩邦靖《朝邑县志》,则宏纲细目,包括略备,约其文辞,治其烦重。故文省而事不漏,且叙次点缀,若有馀间,宽然无局促束缚之迹。论二公之书者,称为「乡国之史,莫良于此」。又谓:「《武功志》体例谨严,源出《汉书》;《朝邑志》笔墨疏宕,取法《史记》。」其后修方志者,莫不以《史》《汉》为圭臬,因而多奉康、韩为宗矣。清修方志,于乾嘉时最盛;如戴震、钱大昕、洪亮吉、孙星衍辈,以修志应繁,终年载笔。其所纂之志多徵博引,致无一字不著来历,戴震甚谓:「志以考沿革,但悉心于地理,则志事已竞。」其时章学诚驳以修志,专事沿革,则偏而不全。由是修志家致生二说,互持论评。后人称戴震等为考据派,章学诚为撰著派。学诚修志,实承康、韩,以著述为旨,以史法为例。其尝言曰:「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须立三家之学。」三家之学者,章学诚所订《方志立三书议》也。馀谓学诚修志,以史法为例胜。康、韩修志,以《史》《汉》之文胜。康、韩之书,辞约而事不漏,简核尔雅。学诚以史例为骨,体大空疏。其所拟《湖北通志》例,体裁庞浩,则文繁事复,终不免后世议其缺失也。岂其定例,剪裁之技虽工,而修辞炉炼之功不足哉欤?终不若考据家如钱大昕、洪亮吉辈,勒成诸志,开卷井然,事详词畅。其后李兆洛、俞樾辈继为有名,而学诚之学,则无后继者也。
12  方志之书,见载于史书艺文志者,始于《隋书·经籍志》,及《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新元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均列于地理类,未有别立方志一门。《清史稿·艺文志》地理类有都会郡县之属,载方志三百五十六种,大抵为官修之志也。而《千顷堂书目》所收方志,有一千六百多种,《古今图书集成》内录方志,约计一千四百数十种,可知方志卷帙之浩繁矣。乾隆时修《四库全书》,执事者于方志,厌其芜滥者多,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仅收四十七种,又杂志及存目一百数十种。考方志之载于公私书目,而独立一门者,始自《通志·艺文略》地理类,有郡邑之属,图经之属。《国史经籍志》地理类,有图经一门,《万卷堂艺文目》地理类有方州志一门,《澹生堂藏书谱》图书类有省会通志、郡邑志二门。迄清末缪荃孙编《学部方志目》,始有方志专目之书,瞿宣颖撰《方志考稿》,又有提要之作。自后数十年间,方志目录之书多矣。或为考索存轶,或为著录藏书,竞为新异。近人朱士嘉汇集全国今存方志,编为《中国地方志综录》,共有七八千种。
13  观今存方志,由于编纂者之学识参差不齐,往往高下悬殊;故其书有纯有拙。然大率芜滥者多,纯于史法者少;要不失为可备考之资料,即使有芜滥之偏,亦皆足以参考也。举凡方志中省府州县之建置沿革,职官典制,风俗物产,农业水利,人物艺文之类,由于各级方志纂辑之时,因地近知征而易核,故能迹真翔实。虽其有详有略,或核或谬;则撷信实,弃虚构,皆可以为当世建设所致用也。清初顾祖禹纂《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纂《天下郡国利病书》,大抵取材于府县方志,凡一国之疆域山川郡邑形势、典章制度、风俗物产、屯田赋役、战守成败、兵马刍粮之事,及河漕堤塘水利之兴废,皆究厥本源,汇于一书,可以详其利病之所在者也。由是后来学者,乃知方志中蕴有可备考之资料。其初则用之于考证经史,及国家经济利病之所在,如朱彝尊《日下旧闻》,钱大昕《辽史拾遗》,陆心源《宋史翼》,间亦取材于方志。陈垣专取材于《至顺镇江志》,作《元也里可温考》,张星烺援引闽、粤方志,成《斐律宾李马奔之真人考》,沙彦楷以宋、元、明方志所列秦、汉古舆图,考定《禹贡》三江源委,作《江湖五考》一书。由是世之学者,乃知方志中蕴有经史所未载之史料焉。方志中非惟蕴有丰富之史料,其于天文地理经济等资料,亦蕴藏丰富,尤为经史之书所无焉,则正待后来者之所启发耳。近来学者,为国家建设所需之资料,对方志颇注意,方志目录之编辑,不下数百种,方志资料之纂录,亦在兴起。至于考方志资料之真伪,述山川郡邑形势之扼要,物产矿藏之所在,以及历代方志体裁之因革,则未有作者。惟瞿氏《方志考》,仅成六篇,述及八省,只考修志源委,论纂辑工拙,且其所录多为习见之书。又观今公私藏家所编方志目录,仅著书名卷数撰人版本而已,且以书名不似方志之地志书,往往摈弃不录。以故馀久有志于方志提要之作。提要则可以概述一书之内容,至于山川郡邑古今之沿革,一郡一邑物产之所著名者,以及历来方志体裁之因革,与夫修志者,手裁之优劣,皆可简括而说明之。然方志卷帙繁浩,势难尽录,固非一人一手之所能为。然观古人著书,贯彻终始而成一家之言,亦非众手之所能作也。且馀才疏学浅,虽蓄有此志,自忖不免狂妄。惟以有志竟成之教为愿,不惜劬劳,不稽及时刻,公退之暇,每阅稀见之方志及著名志书,摘其书内核要,先于上海地区公私藏家,录得几百十种,著成提要。复又徵求于外地,北至北京,南至天一,近在苏、宁、杭、嘉诸地,亲往访书,如此历二十馀年。馀于方志之学亦略有所知。著成提要约计一千一二百种,编为十五卷,首一卷,名曰《稀见地方志提要》。
14  《稀见地方志提要》虽未尽收今存之志书,而每省之通都名郡邑,则绝少遗弃,尤于书名不似方志,诸家目录遗漏者、稀见者,《提要》著录之。历代方志体裁及各级地区之方志,《提要》皆无遗漏,例如侨立志书、编年体地志、纪事本末体地志、赋体地志、骈俪文地志等,今行诸家方志目录,不辨方志体裁,大抵摈弃不录,《提要》则每一志类、每一体裁,皆有著录,可以考见历代方志之变革焉,于《提要》之《例言》一一详述说明。至于宋、元、明有名之方志虽存者不多,前人已作提要考证者,而今毋须作补正者,《提要》不再尽数著录矣。《提要》于方志书中内容资料,只能撷其核要,以资阅者。至于资料之真伪,核实虚妄之辨别,则赖各业专家自行考证。然于方志中虽一图一表,《提要》作者视为可撷取者录之。例如,顺治《河内县志》卷前列《大禹覃怀底绩图》,乾隆《宜川县志》之《壶口古图》,嘉靖《徽州府志》列秦、汉鄣郡古图,表如《建康表》之例。又如历代疆理之制,清有分县,而不列职方之制,惟行于甘肃一省,穷僻之邑。而宝山分县《江东志稿》,初稿始于乾隆时,乃知毗连松、沪繁富之区,亦有分县,非惟限于甘肃一省焉。《宣统泰州志稿》详载商会农会之创设开始,清代有此制矣。至于物产之变迁,方志每载唐、宋、元、明、清时矿冶之业,而稀有金属之蕴藏,前人未知此学,方志记蕴地生物之状况,可以推测焉。如《长兴县志》记乌瞻山,乌过其地,必高飞俯首,昔有道士炼丹于此。又如光绪《苗栗县志》物产类附《潢案》一篇,记光绪丙子,募西士为工师,设机械开井炼油,而与西士争讼之事。成化《湖州府志》载,绢紬绫纱,惟郡城中织之,其外具无。考清代湖紬,机杼之家,偏于村野,而反郡城中则无织紬之家。此乃工业集中于城,或分散于乡之变迁也。成化《府志》又载「笔出归安县之善琏村,昔有冯应科、陆颖,皆善制笔,近时王古用所制亦妙」。而近二三百年来,则推郡城之王一品所著最佳,以此可考古今商品之变迁也。兹序言略举此数端,以见稀见方志,有不易徵之资料存也。陈光贻记。
15  ●凡例
16  例言
17  一、吾国自汉魏以来,说地理者多矣。以审乎天下形势,而视乎山川之脉络,关乎都邑。由是撰述方志,竞为新异矣。自宋以来,犹存方志之书,不下万种。然不出于官修、私纂二类,体裁亦各殊。皆可以考镜列代州域之形势、山川之脉络、货物之所产,以及采获旧闻古迹,莫详于此。然其书体裁因革,纪载疆理,历代不同,非以目录可以注明之,惟作提要可以述其因革之变,综其源委之所由。而方志卷帙浩繁,不胜尽录,只可择其版本稀见,与定例笔墨之优异,或取材之独到,为方志之重要者录之,本书取名曰《稀见地方志提要》。
18  一、清雍正时苏州府学教授储元升有言曰:「地志有四,曰一统志,曰通志,曰府志,曰县志。就其中惟县志为地未甚广,纪载较详。」储氏所举,不过方志体类中十之二三耳。如关、镇、军、道、卫、所诸武官亦皆修志,盐井盐场,有提举所修之志,土司司所,有土司所修之志,乡镇有村镇之志。或其书以山川岛屿地域等名者,而记一方一域之疆域、山川、天文、历史、经济、人物、艺文者,亦为方志耳。计其种类,有一统志、通志、府志、州志、厅志、县志、关镇军志、道志、卫所志、土司司所志、盐井盐场志、乡镇志、乡土志、侨置志等,兹分述如下:
19  一统志即总志,是为一国之志,综录一国郡县志书而成也。唐《元和郡县图志》,体裁宏备,《四库全书》列于地志之首,郡县修志,必用其体例,方志体裁,亦臻完备,总志方志遂密切相关矣。总志规范,为一国疆理之制,方志规范,为一省一郡一县之疆域;欲明一省一郡一县之疆域,焉可不明一国之疆理乎,本书故列总志于卷首。总志为记一国地理之书,其编纂因各取所需,或专载舆图,或专记舆地、山川,或专述天时、物产、胜迹,或记寰宇通衢,或为商贾游览之所用。其书为载一国疆域者,本书皆择要著录。
20  通志亦称省志、大志、全志、省图经,其大抵始于明时。宋有路图经、路会要,清人之《满洲源流考》《柳边记略》《吉林外记》《黑龙江外记》《蒙古地志》等,亦皆为记一省事物之书也。省之设,盖自元置行中书省始,明、清之布政司,亦管理一省之行政。通志则为明、清时巡抚或布政使所修,而执笔者,大抵为学政;亦有出于总管二省之总督所主修者也。如《盛京通志》,为盛京府尹所修之志,而统记关外今三省地域。因清于光绪前关外未设行省,仍其旧制,以盛京昂邦章京所管辖焉,故盛京修志,亦称通志。
21  府志,或称郡志,是为知府主修之书。府之由来,唐制大州曰府,隶于道。宋制隶于路,元制隶于行中书省,府下隶于道或路,明、清隶于布政司。而明制以应天、凤阳、顺天三府直隶南北两京,清初亦以盛京、顺天直隶京师,设官称曰府尹。府尹所修府志,其大抵用都会志例,与知府所修府志有异。又私纂之郡府志书,与官修府志体例不一,如徐献忠《吴兴掌故集》、吴履震《五茸志逸随笔》、徐崧、张大纯《百城烟水》,名异体殊,不过记一郡之人物掌故耳。
22  州志,是为知州所修之志,元、明、清制,以邑之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州隶于府,亦有隶于道于省,或领县,或不领县。盖州之名,由来远矣;古之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此尧时之九州也,舜增为十二州,犹今之一省。秦并诸侯置郡邑,魏晋六朝均设州,统辖郡邑。隋初罢郡置州,后又罢州置郡。唐初改郡为州,后又改州为郡,唐、宋之制,置州犹如明、清之一府也。
23  厅志,始于清代。清制,府以下设厅。厅分直厅、散厅之别,皆设同知或通判之官,以理厅事;直厅如同州县属于府,散厅则为府之分出;其大抵置于地方特殊之区域,专管一种政务,如盐茶厅等是焉。而厅不领县。按《大清会典》:「凡抚民同知通判,理民同知通判,有专管地方者为厅。其无专管地方之同知通判,是为府佐贰。」
24  县志,为记一邑事物之书。所谓省府州县志书,县至下焉,为地未甚广,纪载较详;为省府修志所取材焉,故县志为地方志之基础。设县之制,周时已有之矣,自秦以郡统县,历代相因。明、清制,县属于府,或属于州;民国初,县属于道,道废,直属于省。方志以县志为最多,体裁亦于县志为最繁,总其类,有官修与私纂二种。如《凤阳新书》,因凤阳为明太祖「沐邑」,出于京兆知县所修,其体裁仿都会志例。如《曲阜县志》,曲阜为孔子之乡,为孔氏世袭知县所修,重于孔氏世系,体裁与他邑县志不同。又如《陇西分县武阳志》《打拉池县丞志》,是为分县志书;分县始于清代,以大县僻壤之区分设,置官不设知县,以县丞专理县政,故分县志亦称县丞志。清代分县之制,未见明规典则,而甘肃一省,有分县凡九,江苏亦有宝山之江东分县。
25  关镇军志,关镇唐宋称军。《通考》曰:「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宋有《广德军图经》。关镇有志,大概始于明。是时布政使诸官,修有一省之通志,由是关镇守将亦著书记其戍地。其书所述,则重于疆场城塞、兵马刍粮,用以察边情、定战守之策。兼述及其戍地之风俗物产、古迹祠庙、人物艺文。而宋称图经,关镇军志必载详细之舆图也。
26  道志,出于分守道,或兵备道所修。分守道所修者,有同于省郡之志,兵备道所修者,则犹如关镇军志。明、清制,以分一省为数道,则因事而设,置废无常。
27  卫所志,始于明。明初立军卫法度,天下要害之地,连郡者设卫,卫以下设所。《明史·兵志》日:「明于武功定天下,自京师达于郡邑,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清因明制,亦设卫所。卫所有专志,如《金山卫志》《蒲岐所志》是也。
28  土司司所志,明时已有之矣。《古今图书集成》中,所录《大渡河土千户所志》《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志》,皆修成于明时,今犹可考见。土司之制,由来极久,唐、宋有「羁縻」州,尚未通于典属。元设有「宣抚」「安抚」「招讨」等司,则已明规官制。明、清于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等地,凡羌、番、苗、瑶诸族聚居之处,皆设土司之官世掌之。如宣慰、宣抚、长官等司,与指挥使司,千户百户,是为武职。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及州判、吏目等,是为文职。总称曰土司,《明史》有《土司传》。土司有其所领司所之志,书中兼记其家世渊源也。
29  盐井盐场志。盐井志则独见于云南一省,云南有盐井凡九,以黑、白、浪三井最有名,皆有盐井志。盐井自元朝始设官专理盐务。明置提举司,兼理民刑政务,其职所司与知州等。清因之,康熙时修一统志,徵天下府、州、厅、县志书。是时云南黑盐井提举沈懋价,以为盐井之制,与州县同,不可无志,乃修《黑盐井志》以呈,盐井有志自此始焉。盐井志记盐务以外,兼述天文、地舆、古迹、物产、风俗、衙署、学校、祀典、人物、艺文,同于州县志之体例也。盐场设于沿海之地,明、清制,与盐井同在职方之属,如江苏《小海场新志》,盐场志焉,按其书所载,设官称场司,与知县同,其场盐课直属于布政司,田赋则隶于泰州。
30  乡镇志。乡镇之有志,由来久远矣。古为记山川故实之记,或以乡镇之名名其书,或以山川之名名其书。梁吴均《入东记》,以乡名也,宋常棠《澉水志》,以川名也。明、清之际,江南私家纂乡镇志最多,有称乡志、镇志、村志、里志、场志、团志、坊志等。亦有以湖沼岛屿之名,名其书焉。如《具区志》《分湖志》述及江浙二省郡邑,而不记城厢,亦乡镇志之体类耳。其书与山水志颇难分别,以重在记地方故实者,本书著录之;如《语溪新记》《湖阴汗简》《海珠记》《小琉球漫志》等书,虽以湖沼岛屿之名名书,其实记地方故实之书,且稀见也。夫乡镇之制,由来古远,《周礼》有六乡,秦制大率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镇之名,其大概始于宋,而有别于关镇之镇者。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后改为镇,镇有镇将。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亦为镇,或以官监之。而明清制,乡镇属于县。
31  乡土志,始于清末预立宪法,用以观察民俗,乃徵各省府州县编纂。辛亥后流布民间,及辛亥后编纂者,约计有五百多种,或称乡土教科书,亦有仍称县志者,如《明江县志》,为乡土志编例也。其书大抵从速编纂,草率成编,无一定编例,记一郡一邑之概要而已。溯其源委,清末际仿泰西学校有乡土科,而编乡土教科书。然考明时杨循吉纂《苏州府志纂修略》,清周凯纂《襄阳必告录》,揆其义,与乡土志颇相似,盖亦自有由来耶?
32  侨立志。侨立之制,始于东晋永嘉南渡,而仍以旧壤名,侨置郡邑。考其侨立之名,又称侨置。《晋书·地理志》云:「自中原离乱,遗黎南渡,并侨置司牧,非旧土也。」又《隋书·食货志》曰:「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唐书·艺文志》及宋以来书目,载有侨立志,而今无一全存,无从窥其体例焉。推探其例,必无土著、土产。本书仅著录辑佚两种,聊存管见。
33  方志有如上几种体类,本书皆有著录。如上体类以外之书,其确实纪述地方事物,同于方志性质者,用《四库全书》收《满洲源流考》,列于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之例,本书亦有著录,如著录《八旗通志》于辽宁省。
34  一、方志体类,有如上之多,其编纂体裁,采用文体,与史书体裁与修辞之发展相似,惟方志体裁,多于史书。计有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杂记体、传记体、辑录体、术数体、赋体、骈俪文体、诗体等类。
35  纪传体。方志之具纪传体裁者,自《元和郡县志》后,郡邑修志皆仿其例,方志体裁渐符「正史」之体矣。章学诚《方志立三书议》有云:「仿纪传之体而作志,仿律令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阙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其说是以志、掌故、文征三者为方志体例之三大纲,以三大纲之义,再分立细目,则变化无穷焉。如章氏所纂《永清县志》,分纪、表、图、考、略、传六大类,下各再分细目,本立三书之义,体例最完备之志书,即余所谓纪传体裁之方志也。此类方志,为今存方志之极大部分。
36  编年体。编年方志,昉于明嘉靖初,长兴知县黄光升修《长兴县志》二卷,嘉靖间颜木纂《随州志》二卷,崇祯时龚策纂《武进县志》二卷,皆体用编年。今惟《随州志》犹存。《四库全书提要·地理类存目》著录,谓《随州志》云:「编年之例,全仿《春秋》,地之沿革,官之迁除,士之中乡会试,贡大学者,案年纪载,皆地志未有之例也。」清雍正时缺名纂《临朐编年录》七卷,文长事繁,邑之沿革古迹、职官选举、灾祥杂事,皆按年编载,凡四千四百二十三年。
37  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方志,始于明正德时,康海纂修《武功县志》七篇。一篇一文,首尾相贯,文简事核,训词尔雅。同时韩邦靖纂《朝邑县志》二卷,虽宏纲细目,仍一事一篇,联贯不漏,行文无局促束缚之迹,邑事物本末具备矣。是后修郡县志者,莫不以康、韩为宗,自宋以来修志用纪传体裁之例,几被推翻。而摹拟者虽多,能纯其法者少。惟马騋天纂修《晋疆纪事》即《河曲县志》,颇能似之矣。清冯苏《滇考》二卷,记云南沿革旧事,治乱大端。凡三十七篇,每事皆首尾完具,端绪分明,《四库全书》列入记事本末类。《四库》所收记事本末之地志甚多,有一事一体者,有诸事一体者。
38  杂记体。凡一事一篇之方志,全书事迹及行文气势,首尾不能通贯者,不可视为记事本末体裁,只可称为杂记体。如史家之杂史、小说短篇之类耳。例如明郭棐之《酉阳正俎》是也。
39  传记体。凡以郡邑之人物传记别成一书者,则为传记体方志。此例由来已久,东汉之《汝南先贤》《襄阳耆旧》诸传,为其源也。《宋史·艺文志》地理类载唐稷《清源人物志》;明宋濂纂《浦江人物志》,亦称《浦江图经》;《地方志综录》所收何三畏之《云间志略》,亦为传记体裁耳。
40  辑录体。辑录体志书,类似史抄之例。选录有关郡邑事物之文,汇成一书,而不自述一辞者是也。其始于明嘉靖间沈敕辑《荆溪外记》二十五卷,凡山川、区域、城郭、土田、人官、物产之类、包罗揆叙。其例首列艺文,为地志未有之体。又辑周处《风土记》,而开方志辑佚之风。清朱绪曾辑《昌国典咏》十卷,乃博采宋、元、四明志乘及《昌国州图志》之文,凡二百四篇,汇成舟山掌故之集。周广业辑《洞川志钞》,汇辑广德州历修州县志之序例小序也。杨光鼐《琼志撷录》,辑琼州府志之撷要也。
41  术数体。为术数地理学者所纂之志书也。不外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说,以其义而定其志例。考其源,始于明嘉靖时陈棐纂《广平府志》,所定志例,分经纬二集,有一图、三表、十二纪。卷前有汪廷吉序,说明志例云:「经纬者,两仪之象也;一图者,太极之体也;三表者,效三才也;十二纪者,十二时也。对待有相配之体,禅继有相生之序。史氏曰斯可以志矣。」又云:「天有太极、两仪、三才、十二时,而不外乎一元之运。」《广平志》是举一例,考古人撰地理之书,以舆地必以星度为准望,方志首叙星分,不可无术数天算之学。其始于晋裴秀作《禹贡九州图》,其序谓:「垂象立制。」由是历代相因。而明人尤好为之,于是术数地理之学兴盛矣。熊明遇撰《格致草》,天文术数地理合一之书也。清乾嘉时考据地理之盛,犹有武进恽鹤生学颜元之学,精通术数地理,而参修《江西通志》。李兆洛博通考据,兼明术数天算之学,所绘舆图,每加经纬网格,与西方传入之地球经纬线颇相似。恽、李皆为当时有名之志乘家也。
42  赋体。赋体方志,始于宋王十朋仿左思《三都赋》,作《会稽三赋》;于其《梅溪集》外别行一书。于是地赋为地理之一门,而别出于集部之外矣。相继宋王观作《扬州赋》,用谢灵运《山居赋》例,自为之注。陈洪范又作《续扬州赋》,地赋遂成方志中别出之一派。明莫旦作《大明一统赋》,又称《皇舆要览》。此赋叙明兴基奠业,自两京及十三布政司之疆域郡邑形势,与事迹人物、山川物产,无不毕登,可与一统志颉颃。旦自序云:「古人于国家德业之盛,必托诸赋,以铺张之,以昭映于无穷。」明董越作《朝鲜赋》,与《明史·朝鲜传》皆合,由是赋体地志,知其信而有征,非空谈也。《四库全书》地理类收赋体地志二种。清代于边疆领域,观察形势,属官尝以地赋上呈。徐松为征西域形势,观察新疆,历程七千数百里。既览其山川、城邑、建官、设屯之事,以所见闻作《新疆赋》二篇,有二万馀言,时称与《盛京》《西藏》二赋并类。孙馨祖为之序,有云:「《新疆赋》二篇,撮要领,句栉字梳,俾地志家便于省览。」故地赋之美,则便以流传,髫秀之无不上口。自清高宗南巡,雄郡名邑,无不献地赋,由是赋体地志,卷帙浩繁,本书不胜尽录,乃择其稀见尤美者录之。
43  骈俪文体。骈俪文体裁之地志,即章学诚《报广济黄大尹论修志书》所谓:「有文人之书。」例如清乾隆间陈文煜纂《吴兴合璧》,以骈俪之文,而为地记之书。统记湖州府属乌程、归安、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七县,分山部、水部、古迹三类。全书用骈俪文写成,采庙宇、亭台、桥梁所载对联,纳入文中,自为之注,所注亦引诗词俪句。则丽辞绮句,炫博争奇,为地志中独出之作也。
44  诗体地志。即章学诚所撰《方志立三书议》云:「方志久失其传,今之所谓方志,非方志也。」《汉书·艺文志》有各地歌诗之著录,犹如今方志之一部也。唐以后之「竹枝词」,为歌诗变体,皆诗体地志之源也。诗体方志,既无志类,而又以诗为地记之书。例如清康熙间张韬撰《天全六番稿》,其名其例其文,皆非志乘之体,而揆其义,实为记地之书,亦非文人游戏之作。其书自序,略述天全六番之沿革,及所领辖之地,山川要塞,商贾汇集之所。韬自谓其地形势难以文章形容者,托之以诗。有《入峡诗》《渡泸诗》《出栈诗》《碉门诗》《蓉城诗》五集,皆咏天全六番之地之事也。以上赋体、骈俪文体、诗体三类地记,实皆诗体地记之流派耳。意在吟泳,而不能为国史所凭。本书惟著数种,以示方志书中有此流派耳。
45  边疆各省之地记,体例殊异,与上所叙方志有十种体裁,其情义不同。因边疆各省之疆理官制土俗与内地不一,故边疆方志不可尽符内地志乘体例。明、清时于边疆各省,未有皆设置省、府、州、厅、县,如清初于东北三省,仍用其满洲旧制,以昂邦章京,及将军管辖,至光绪时始置行省。内蒙古为盟旗王侯管辖。西藏为寺庙喇嘛管辖,其地疆理官制、人情土俗,与内地殊异。其记地之书,如杨宾纂《柳边纪略》,与志乘名异体殊,其实为记辽东之道里、城郭、人情、土俗之书也。清洪亮吉《柳边纪略序》有云:「亦何尝不可补域中志乘之未备。」如冯诚求编《内蒙古东部调查日记》,躬历东蒙调查制度、户口、气候、物产、钱法诸记载。如《西藏达赖喇嘛班禅德尼及大小呼图克图沙布咙源流》,此书实为记西藏之全史也。本书著录边疆各省方志,因边疆志书稀少,不论志例,著录从宽,以资阅者多悉边疆之地理情况也。
46  一、本书所著录之方志,以上二例所述之体类、体裁,皆有著录。著录之志大抵为今存稀见之书,而传本虽多,体例严密,简核尔雅之志,亦兼收并录。今存方志稀少之省份,则不论传本之多寡,体例之优劣,选录从宽,是为使全国各省之地理历史,于本书皆可考鉴。至于宋、元、明之有名方志,前人已作提要考释,而无需补正者,本书不尽著录。
47  一、本书著录规律:第一行,著录书名、卷数,下注版本、收藏处等。第二行起,均低一字,为提要。首撰纂修人简历,以下记载叙次,无一定规律,随行文之便。提要所述,以撷一书之核要,或系以短评。提要所叙者,为志乘源委、编辑体例、收藏故实、版本传抄之异同、修补增刊之始末。及建置沿革、地方史事、疆域山川、农业矿产、水利道里、古迹名胜、人物艺文、琐闻轶事,并不一一多录。如核要之事,虽一图一表,亦择尤酌举。提要行文,修辞力求简核,凡涉及书名时,简称此志或是篇、此书等代之,涉及所著录之版本,则称此本;凡述人名,除纂修人必用姓名外,其他人姓名,则名字别号,均随行文之便,并不划一。
48  一、本书所著录诸书,编排顺序与方法,以一统志列于卷首,称曰总志,以纂修先后为次序。其他各省、市、自治区之方志,分: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视所收方志多少分卷,多者,如浙江分二卷,少者以数市或数省并为一卷。各省、市、区方志之编排,则以通志,或统记一省、市、区之书列前。次各省、市、自治区旧存府、州、厅、县、乡镇、卫、所、盐井、盐场、土司司所等志及乡土志、侨立志、杂志之序排列。府志按照通志中所载府次排列,记载一府一郡之杂志,附列于府志之后。州、厅、县志,按照府志中所载之州、厅、县序次排列,记一州一县之书附后。乡镇志均列于所属县之后,如遇统记数府数县之乡志,如《县区志》《湖阴汗简》,则附于编纂人籍县之后。其他杂志均如上例附列。卫、所志均于所在府县之后,盐井、盐场、土司司所志、乡土志等,亦均附于所在府县之后。侨立志及已废州县之志,则考其沿革所在,附列现今属县之后。关、镇、军、道志,疆域有编及数省者,则考其军府所驻县地。因旧存方志大抵为明清时所修,其疆域与今省、市、自洽区、县疆域殊异。如今一地区,有旧制二三府之属县者,又县有分并,故不能勉强与今行政区划完全划一。本书故自订上例顺序,用以编排著录之,便利检索。
49  一、本书后附纂修人名氏索引,用笔画排列。又附《古今图书集成地方志辑目》,所辑自东汉迄清康熙时之地方志,约一千四百三十馀种,虽多数散佚,但可提供考方志源流因革者,有所参鉴焉。
50  一、本书编录之旨,为提供阅者参考之用,不可据为根据。《提要》中所撷录之资料,叙述极为简略,为行文之便,亦非尽是全文,间有节约。希望各业专家采用时,需自行参阅原书,研究考证,并恳指教。陈光贻谨记。
51  ●目录
52  卷 首 总志
53  元和郡县图志四十卷清乾隆三十四年益都李氏抄本上海图书馆藏本
54  太平寰宇记二百卷首二卷抄本北京图书馆藏朱彝尊原抄本,上海图书馆藏传抄朱彝尊藏本。原缺卷一百十一至一百十九
55  元丰九域志十卷抄本。清卢文弨校上海图书馆藏
56  舆地广记三十八卷武英殿聚珍本上海图书馆藏
57  方舆胜览七十卷宋咸淳三年吴坚、刘震孙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8  舆地纪胜二百卷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59  大元大一统志一千三百卷影抄元刊本收藏者及存卷著录见以下提要
60  圣朝混一方舆胜览三卷元明间刊《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另本上海图书馆藏
61  广舆图二卷明嘉靖四十五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62  元史地理志末附西北地名释一卷附元经世大典地图一幅清洪钧手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63  寰宇通衢一卷常熟瞿氏影抄明洪武本〔上海图书馆藏〕
64  大明一统志九十卷明天顺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5  大明一统图叙一卷明嘉靖四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6  一统路程图记八卷明隆庆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7  职方考镜上八卷明万历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68  广舆记二十四卷明万历二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刊本
69  方舆胜略十八卷附外夷六卷明万历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0  大明一统赋四卷附删一卷明万历四十年钱塘胡文焕校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1  郡县释名二十六卷明万历四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2  历代地理指掌图不分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3  舆地图考六卷明天启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4  目营小辑四卷旧抄本,盖有铁琴铜剑楼朱文印上海图书馆藏
75  刻一握坤舆十三卷明天启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6  舆图摘要十五卷明崇祯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7  大明一统志名胜志二百八卷明崇祯三年三山曹氏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78  皇明职方两京十三省地图表三卷明崇祯九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79  地图综要三卷明崇祯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80  今古舆地图说三卷明崇祯十六年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81  形胜要略十二卷明抄本叶景葵手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卷八
82  读史方舆纪要一百三十卷清宛溪顾氏家藏职思堂原稿本。上海图书馆藏清陶浚宣题识。近人叶景葵跋。
83  方舆记要州域形势说五卷抄本,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
84  读史方舆记要舆地总图不分卷清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85  方舆纪要补编十二卷手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86  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清树藼草堂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87  肇域志五十卷抄本,成容镜跋上海图书馆藏
88  内府舆地全图不分卷清康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89  皇舆表十六卷清康熙四十三年武英殿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90  各省郡县山川古迹通考不分卷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91  大清一统志三百五十六卷清道光二十九年阳湖薛子瑜据乾隆九年刊本、活字排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92  广舆古今钞二卷清乾隆中有诚堂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93  地舆沿革表一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94  历代地理沿革图一卷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
95  历代舆地略不分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96  卷一
97  北 京
98  顺天府志六卷明万历二十一年刊本天津人民图书馆藏。卷一、卷六抄配。
99  大兴县志六卷清康熙二十四年修,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100  宛署杂记二十卷末一卷明万历间刻本、传抄本、北京出版社铅印本原刻本藏日本尊经阁文库
101  宛平县志六卷清康熙二十三年修刻本北京图书馆藏
102  通州志十二卷清康熙三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03  漷阴志略一卷清道光十一年修。稿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小清仪阁抄本
104  良乡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修。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七
105  昌平州志八卷明隆庆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天一阁藏卷四至八
106  昌平志二十六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07  昌平志外志稿不分卷清光绪九年稿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108  顺义县志五卷清康熙五十八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
109  怀柔县志八卷清康熙六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10  隆庆志十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
111  平谷县志三卷清康熙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上、卷下
112  上 海
113  上海志八卷明弘治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114  上海县志八卷明嘉靖三年刊本。清徐渭仁跋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115  上海县志十卷明万历十六年刊本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116  瀛壖杂志六卷清光绪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17  上海竹枝辞不分卷上海华童公学排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118  松江府志三十二卷明正德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19  云间人物志四卷红丝格旧抄本松江县图书馆藏
120  松江府志五十八卷明崇祯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21  五茸志逸随笔八卷清道光间精抄本松江县图书馆藏
122  五茸志逸录存一卷清姚椿通艺阁抄本。王海容手校上海图书馆藏
123  云间志略一卷清道光二十五年宝晋斋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24  松江志稿华娄二县金石志稿二卷稿本松江县图书馆藏
125  华亭县志十六卷明正德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26  乾山志十六卷抄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十五
127  金山卫志六卷明正德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28  金山卫志二卷抄本,近人陈乃乾据明正德本校并跋上海图书馆藏
129  咸丰金山县志稿不分卷清咸丰五年未竟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130  分建南汇县志十六卷清雍正八年写刻本,十二年增刻徐家汇藏书楼藏
131  清浦县志八卷明万历二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缺卷一至卷四
132  盘龙镇志三卷清光绪元年修,抄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33  嘉定县志二十二卷明万历三十三年刊本上海市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134  练川图记二卷抄本,有四明卢氏拖经楼藏书印上海图书馆藏
135  外冈志二卷明崇祯四年修,抄本嘉定县博物馆藏
136  外冈新志简编十三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137  江东志十二卷旧抄本,盖有文键、蓉初二印上海图书馆藏
138  崇明县志二十卷清雍正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39  瀛海掌录六卷清乾隆四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140  天 津
141  天津府志四十卷清乾隆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42  天津卫志四卷首一卷清康熙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43  天津县志二十四卷清乾隆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44  丙辰天津竹枝词一卷天津泰晤士报排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145  宝坻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天津人民图书馆藏
146  宁河县志十六卷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47  卷二
148  河 北
149  畿辅通志四十六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50  保定府志四十卷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二、卷六至四十
151  固安县志九卷明嘉靖四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52  永清县志三十五卷清乾隆四十四年修,嘉庆十八年增补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53  霸州志九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154  文安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二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155  清苑县志六卷明嘉靖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156  安肃县志十六卷清乾隆四十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57  庆都县志六卷清康熙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58  容城县志入卷清乾隆二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159  蠡县志十卷明崇祯十四年刊本,清顺治八年、康熙十九年增刊徐家汇藏书楼藏
160  雄乘二卷明嘉靖十一年刊本。版心上有「栎亭别业」四字天一阁藏
161  雄乘三卷清康熙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62  祁州志八卷清乾隆二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63  永平府志十卷明万历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64  卢龙县志六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65  抚宁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66  昌黎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67  滦志八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残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全
168  山海关志八卷明嘉靖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69  河间府志二十八卷明嘉靖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170  河间府志二十二卷清康熙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71  阜城县志二十二卷清雍正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72  肃宁县志二卷明万历二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73  宁津县志稿八卷清康熙十三年刊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174  景州志六卷明隆庆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刻本存卷四至六,胶卷全
175  吴桥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76  盐山县志十二卷清康熙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77  真定府志三十三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78  平山县续录志存五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二至三。天一阁藏,存卷四至六
179  阜平县志四卷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80  晋州志十卷传抄清康熙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81  无极县志十卷末一卷清乾隆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82  顺德府志三十五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
183  广平府志十六卷明嘉靖二十九年刊本。蓝印本天一阁藏
184  永年县志四十四卷首一卷清乾隆二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85  曲周县志四卷清顺治十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86  磁州志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宁致堂刊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藏
187  大名志十卷明正德元年刊本天一阁藏
188  丰润县志二卷明隆庆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89  枣强县志八卷清乾隆十七年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190  赵州志十卷明隆庆元年刊本天一阁藏
191  赵州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92  隆平县志十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193  深州风土纪二十二卷清同治十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194  定州志四卷明嘉靖元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二至四
195  深泽州志十二卷清雍正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96  四镇三关志十卷明万历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97  西关志三十二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198  临漳县志十卷明正德元年刊本天一阁藏
199  口北三厅志十六卷清乾隆二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00  承德府志六十卷首二十六卷清道光十一年修稿。林从炯批校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201  卷三
202  山 西
203  山西通志十七卷明成化二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04  太原县志六卷明天启六年刊本山西大学图书馆藏
205  重修太原县志十六卷清雍正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06  榆次县志十卷明万历三十七年刊本天津图书馆藏刻本,北京图书馆藏胶卷
207  太谷县志六卷清乾隆三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08  祁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09  徐沟县志二卷明万历四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存卷一
210  清源县志二卷清顺治十八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211  文水县志八卷明天启五年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212  兴县志十八卷清乾隆二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13  临汾县志八卷清康熙五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14  洪洞县志九卷清雍正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15  浮山县志四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三至四。上海图书馆藏全帙
216  岳阳县志十卷清雍正十三年刊本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217  曲沃县志二卷明嘉靖三十年刊本天一阁藏
218  沃史二十六八卷明万历四十年刊本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藏
219  翼城县志六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220  太平县志八卷清雍正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21  襄陵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22  蒲州府志二十四卷清乾隆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23  王官谷集三卷明嘉靖二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24  荥河县志二卷清藏园傅氏传抄明嘉靖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25  荥河县志十四卷清乾隆三十四年刊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226  万泉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27  长治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28  长子县志六卷清康熙四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29  襄垣县志八卷清乾隆四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0  平顺县志十卷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存卷一至四、卷六至七、卷九至十
231  壶关县志十八卷清乾隆三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2  汾阳县志八卷首一卷清康熙五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33  重修平遥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4  临县志八卷清康熙五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5  泽州志三十卷清康熙四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6  阳城县志十卷清顺治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7  沁水县志十二卷清嘉庆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8  怀仁县志二卷明万历二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39  浑源州志五卷明弘治六年刊本天一阁藏
240  浑源州志二卷清顺治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41  山阴县志六卷明崇祯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42  盂县志十三卷明嘉靖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北京图书馆藏刻本
243  乐平县志八卷传抄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44  忻州志四卷明万历三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卷三至四。又胶卷一部全。
245  静乐县志十卷清康熙三十四年修。雍正八年增补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46  静乐县续志二卷清同治五年刊本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藏
247  代州志二卷明万历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48  保德州志十二卷清康熙五十二年刊本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249  晋疆纪事一卷稿本,清昆山归庄手跋上海图书馆藏
250  河曲县志采遗四卷清道光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51  霍州志八卷明嘉靖三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52  灵石县志四卷明万历二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53  解州志不分卷明嘉靖四年修,清康熙四年续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254  夏县志四卷熙四十七年刊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255  平陆县志十六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56  绛州志七卷影抄明正德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57  稷山县志八卷明万历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58  永和县志二十四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59  辽州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60  重修和顺县志八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61  榆社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62  三关志七卷明嘉靖二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63  三关图说不分卷传抄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64  内蒙古
265  蒙古地志不分卷清光绪二十九年启新书局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266  内蒙古东部调查日记十卷民国二年吉长日报社铅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267  河套志六卷清乾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68  呼伦贝尔志略不分卷誉清稿上海图书馆藏
269  辽 宁
270  辽东志九卷明嘉靖十六年辽东都司刊本湖北省图书馆藏
271  全辽志六卷明嘉靖四十五年刊本湖北省图书馆藏
272  全辽备考不分卷稿本苏州潘景郑原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273  柳边纪略三卷附塞外草一卷清筠石山房抄本,李文田批校上海图书馆藏
274  八旗通志二百五十三卷清乾隆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75  八旗掌故四卷旧抄本,盖华亭封氏蒉进斋藏书印上海图书馆藏
276  盛京通志三十三卷清雍正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77  开原图说二卷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278  开原县志八卷清成丰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79  铁岭县志二卷清康熙十六年修。清抄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280  吉 林
281  吉林外记十卷清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282  吉林舆地说略一卷清同治四年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283  东丰县志略不分卷民国初编,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284  扶馀县志不分卷民国十三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285  辽源州志书不分卷清宣统三年修。抄本辽宁省图书馆藏
286  辽源县乡土志书不分卷抄本辽宁图书馆藏
287  黑龙江
288  黑龙江外记八卷抄本,樊彬手跋上海图书馆藏
289  黑龙江乡土志不分卷清宣统修。油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290  阿勒楚喀乡土志不分卷清光绪十七年修。油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291  卷四
292  陕 西
293  雍大记三十六卷明嘉靖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294  陕西通志四十卷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盖有盛愚斋收藏章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295  咸宁县志八卷清康熙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296  咸阳县新志二卷明万历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旧抄本
297  咸阳志四卷清顺治十四年刊本,康熙匹十四年补刊北京图书馆藏
298  咸阳乡土志不分卷稿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299  临潼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00  蓝田县志四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雍正八年增刊北京图书馆藏
301  渭南县志十八卷明嘉靖二十年刊本湖北省图书馆藏
302  渭南县志十四卷清乾隆四十四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03  恒州偶纪三卷清乾隆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04  耀州志七卷明嘉靖六年刊,二十年增刊本天一阁藏
305  同官县志十卷明万历四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06  延安府志八卷明弘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07  延安府志八十卷清嘉庆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08  宜川县志八卷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09  凤翔府志八卷明正德十六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一至卷三
310  重修岐山县志六卷明万历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11  宝鸡县志十卷首一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312  扶风县志四卷清顺治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13  郿县志十卷清雍正十一年刊本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314  汧阳志不分卷清顺治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15  汉南郡志二十四卷清康熙二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16  重修宁羌州志七卷明万历二十五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原刻本,上海图书馆藏抄本
317  延绥镇志八卷明万历三十五年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影抄明万历本
318  汉阴县志六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19  大荔县志十六卷清乾隆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20  华阴县志八卷明万历四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21  华阴县志二十一卷首一卷清乾隆五十九年刊本陕西图书馆藏
322  潼关卫志三卷清康熙二十四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23  武功县重校续志三卷清康熙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24  武功县后志四卷清雍正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25  永寿县志七卷清康熙七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326  直隶邠州志二十五卷清乾隆四十九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27  淳化志八卷明隆庆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28  淳化县志十八卷清乾隆四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29  洛川志二卷清顺治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30  甘 肃
331  甘肃通志稿一百三十卷首一卷民国二十五年修,稿本北京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分藏
332  临洮府志二十二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33  兰州志四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34  金县志十三卷首一卷清道光二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35  狄道县志八卷清康熙二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36  靖远县志八卷首一卷清道光十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37  河州志不分卷清康熙二十六年修,抄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338  巩昌府志二十八卷清康熙二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39  陇西县志十二卷清乾隆三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40  陇西分县武阳志五卷清光绪三十四年修,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341  安定县志七卷明万历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二
342  续修会宁县志二卷清道光二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43  通渭县志四卷明万历四十四年刊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三
344  漳县志五卷旧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345  宁远县志五卷明万历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刊本残缺,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全
346  宁远县志续略八卷清乾隆一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47  续岷州志采访初稿不分卷民国三十二年稿本甘肃省图书藏
348  洮州卫志一卷清乾隆间修。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349  平凉府志十三卷明嘉靖三十九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存卷四
350  庄浪汇纪八卷明万历四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51  正宁县志十八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52  甘镇志不分卷清顺治十四年重刊明季修本徐家汇藏书楼藏旧抄本
353  山丹县志十卷清道光十一年刊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354  崇信县志二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55  灵台县志四卷清顺治十五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56  秦州志二卷清康熙二十六年修,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357  礼县志不分卷清康熙二十六年修,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358  徽郡志八卷明嘉靖四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59  两当县志四卷清乾隆三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60  肃镇志四卷清顺治十四年重刊明万历本北京图书馆藏
361  玉门县志不分卷旧抄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62  敦煌杂钞二卷随笔二卷清乾隆七年清润斋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63  环县志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64  新修打拉池县丞志不分卷清光绪三十四年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365  宁 夏
366  宁夏新志八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
367  朔方广武志二卷清康熙五十六年刊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368  朔方新志不分卷明万历四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69  固原州志二卷明嘉靖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70  固原州志二卷明万历四十四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371  海城县旧志二十三卷清乾隆十七年修。旧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372  青 海
373  青海志略不分卷民国间修,抄本甘肃省图书馆藏
374  西镇志不分卷清顺治十四年刊本甘肃省图书馆藏刻本存艺文志,抄本全
375  循化厅志稿八卷旧抄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76  隆德县志二卷清康熙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77  新 疆
378  回疆志四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七年修,清博览堂抄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379  新疆纪略不分卷清乾隆四十二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380  新疆回部纪略不分卷稿本,赵世暹手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库车十三页
381  西域琐谈四卷清抄本,乾隆四十二年序上海图书馆藏
382  新疆赋一卷清道光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83  三州辑略九卷清嘉庆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384  哈密志一卷明万历四十三年刊本,《王元美先生文选》收上海图书馆藏
385  叶尔羌纪程稿不分卷倭仁手稿,章炳麟、汪东手跋,盖福裕藏印上海图书馆藏
386  喀什噶尔志不分卷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387  卷五
388  山 东
389  山东通志四十卷明嘉靖十二年刊本天一阁藏
390  济南府志五十四卷首一卷清康熙三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391  历城县志十六卷明崇祯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卷一卷二抄配
392  章丘县志四卷明嘉靖九年补刊正德八年刊本天一阁藏
393  淄川县志六卷明嘉靖二十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394  长山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三年修。抄本北京图书馆藏
395  新城县志十四卷传抄明天启四年修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九、卷十二至十四
396  济阳县志十卷续志一卷明万历三十七年刊本。清顺治七年补刊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传抄本附续志
397  齐东县志二十九卷明万历四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十七
398  临邑县志十六卷清顺治九年增刊明万历十九年修、天启三年补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399  长清县志十四卷清康熙十一年刊率。雍正五年增刊北京图书馆藏
400  德平县志四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01  平原县志二卷明万历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02  曲阜县志六卷明万历间刊本,清康熙增刊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403  宁阳县志八卷首一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刊本存卷四至八。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全
404  邹志四卷明万历三十九年刊本天津人民图书馆藏
405  泗水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二十四年刊本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藏
406  东昌府志五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07  博平县志五卷清康熙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08  冠县志六卷明万历三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09  高唐州志七卷明嘉靖三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10  青州志十八卷明嘉靖四十四年刊本天一阁藏
411  颜山杂记四卷清康熙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12  乐安县志二十卷清康熙六年重锓明万历三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13  昌乐县志八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一至卷三
414  临朐县志四卷明嘉靖三十一年刊本天一阁藏
415  临朐编年录七卷清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16  安丘县志二十八卷明万历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卷一卷七卷十抄配
417  诸城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三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刊本存卷七至十二,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全
418  登州府志二十二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19  蓬莱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20  黄县志十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21  福山县志八卷明万历四十六年刊本湖北省图书馆藏
422  招远县志十二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23  莱州府志八卷明万历三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24  潍县志九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25  昌邑县志八卷清康熙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26  胶州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427  即墨志十卷明万历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28  武定州志二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429  阳信县志十卷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30  乐陵县志八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31  肥城县志二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32  东阿县志十二卷清康熙四年刊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433  单县志二卷明隆庆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34  巨野县志十卷明天启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三至十
435  郓城县志八卷明崇桢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36  兖州府曹县志十八卷清康熙五十五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37  定陶县志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顺治十二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438  濮州志六卷传抄明万历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39  嘉祥县志六卷清顺治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440  夏津县志五卷明嘉靖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441  卷 六
442  江 苏
443  江苏省备志稿六十三卷首一卷民国修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444  景定建康志五十卷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45  金陵新志十五卷元至正刊本,明正德补版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三上中、卷十至卷十二,卷十三下至卷十五
446  南畿志六十四卷明嘉靖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卷一至二、卷十,天一阁藏存卷十二至二十七卷
447  应天府志三十二卷明万历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胶卷本
448  上元县志十二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49  上元县志二十四卷清康熙六十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450  江宁县志十卷明正德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抄本
451  句容县志十二卷明弘治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452  溧水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53  江浦县志八卷清雍正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54  六合县志八卷明嘉靖三十二年刊本天一阁藏
455  高淳县志四卷明嘉靖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456  高淳县志二十五卷清乾隆十六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457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明嘉靖二十七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58  吴郡志五十卷宋绍熙三年修。绍定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59  平江纪事一卷清嘉兴沈氏十经斋抄本,钤有十经斋藏书印上海图书馆藏
460  苏州府志五十卷明洪武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卷四十一至四十三抄配,上海图书馆藏旧抄本全
461  姑苏志六十卷明正德九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62  苏州府纂修识略五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63  苏门遗事不分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464  三吴杂志不分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65  百城烟水九卷清康熙二十九年长洲张氏景翠轩刊本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藏
466  姑苏采风类记四卷红格旧抄本苏州市图书馆藏
467  吴县志五十四卷明崇祯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68  吴县志六十卷清康熙三十年刊本汤国黎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469  长洲县志二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本北京国书馆藏
470  元和县志三十六卷清乾隆二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71  许关志十八卷明嘉靖十六年修,传抄本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472  吴郡甫里志二十四卷清乾隆三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73  昆山县志十四卷影钞明弘治十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三至卷四
474  昆山县志十六卷明嘉靖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475  重修琴川志十五卷明毛氏汲古阁增刊元至正二十三年续修本。清道光三年常熟张氏影抄元至正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476  常熟县志四卷传抄明弘治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77  皇明常熟文献志十八卷明万历三十三年修,传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78  常熟县私志二十八卷明万历四十五年修,旧抄本,有瞿凤起题跋上海图书馆藏
479  尝熟县志十五卷明崇祯十二年修,传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80  海虞别乘不分卷清常熟赵氏旧山楼抄本,翁同和手跋,赵宗建校上海图书馆藏
481  鹿苑闲谈一卷常熟丁氏淑照堂抄本,近人丁祖荫校并跋上海图书馆藏
482  琴川逸响一卷清康熙三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83  琴川志注草十三卷、续志草四卷、补录一卷、续志补录一卷旧抄本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484  里睦小志不分卷常熟丁氏淑照堂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85  支溪小志八卷清乾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86  钧渚小志不分卷清嘉庆间修,传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87  吴江志二十二卷清然松书屋精钞明弘治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88  吴江县志二十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89  平望镇志四卷首一卷清西郊草堂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490  震泽县志续不分卷清修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491  常州府志十九卷清嘉庆中传抄明洪武十年修本上海图书馆藏
492  常州府志续集八卷明正德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93  常州赋不分卷清光绪七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494  阳湖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乾隆三十四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495  无锡县志三十六卷明弘治七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景抄本
496  金匮县志二十卷清乾隆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497  瞻桥小志四卷传抄清乾隆二年刊本无锡市图书馆藏
498  江阴县志十四卷明正德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影抄本
499  重修江阴县志二十一卷明嘉靖刊本天一阁藏
500  宜兴县志十卷明万历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01  荆溪外记二十五卷明嘉靖二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02  荆溪疏二卷明万历刊本,《王百谷全集》之一上海图书馆藏
503  双溪物产疏十五卷清嘉庆二十一年雅春堂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04  靖江县志十八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505  南徐州记一卷辑稿本,??淡庐丛稿之一上海图书馆藏
506  丹徒县志四卷明万历间刊本天一阁藏
507  丹阳县志二十二卷清乾隆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08  溧阳县志十四卷清康熙六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509  金坛县志十六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510  山阳县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道光二十四年玉石山房赵锦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511  曹甸小志初稿不分卷民国油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512  车桥闻见记一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513  淮安府安东县志十七卷清雍正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14  淮南中十场志十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15  南兖州记一卷辑稿本,??淡庐丛稿之一上海图书馆藏
516  扬州赋一卷附续扬州赋一卷清扬州阮氏传抄天一阁藏本上海图书馆藏
517  嘉靖惟扬志三十八卷明嘉靖二十一年刊本天一阁藏存卷一至三、卷七至十二、卷十八至二十二、卷三十二至三十三、卷兰十七至三十八
518  扬州府志二十七卷首一卷明万厉二十九年刊本上海亚洲文会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519  扬州鼓吹词序一卷扬州陈恒和书林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20  江都县志十六卷清康熙五十六年刊本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
521  仪真县志十四卷明隆庆元年刊本,钤有浙东藏书第一家印天一阁藏
522  真州竹枝词一卷清咸丰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23  高邮州志十卷清康熙二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24  兴化县志十卷明万历十九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25  宝应县志略四卷明嘉靖十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526  宝应县志十二卷明万历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527  泰州志十二卷明崇祯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28  续纂泰州志三十五卷首一卷誊清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529  小海场新志十卷清乾隆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30  古海陵志六卷清咸丰五年修。抄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531  徐州志十二卷明嘉靖间修。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532  丰县志二卷明隆庆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33  邳州志十卷清乾隆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34  宿迁县志八卷明万历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535  宿迁县志十二卷据清康熙三十九年《学量堂私志》本抄上海图书馆藏
536  太仓州志十卷明弘治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37  太仓州志十五卷明祟祯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38  镇洋县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乾隆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39  穿山志初稿二卷民国三十七年修。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540  海州志十卷明隆庆六年刊本天一阁藏
541  通州志六卷明嘉靖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542  州乘资四卷传抄明弘光元年修本上海图书馆藏
543  金沙场志稿不分卷传抄南通费氏西顾堂藏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544  海门县志十卷明嘉靖十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545  如皋县志十卷明嘉靖三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546  盱眙县志二卷明正德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抄本
547  卷七上
548  浙江上
549  浙江通志七十二卷明嘉靖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50  续修浙江通志稿不分卷民国十三年修,稿本浙江图书馆、嘉兴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等分藏
551  重修浙江通志初稿不分卷民国三十一年至三十八年修。稿本浙江图书馆藏
552  杭州府志六十三卷首一卷明成化十一年刊本钤别下斋藏书印南京图书馆藏
553  杭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54  光绪杭州府志稿二百二十卷稿本,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百六至一百十五
555  新纂杭州府志稿一百七十八卷稿本,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百八至一百十七
556  仁和县志二十八卷清康熙二十六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557  临平纪三卷清四勿斋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558  临平记再续三卷稿本浙江图书馆藏
559  桑梓闻见记一卷续记一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560  补订艮山杂志不分卷稿本,盖寿松堂,孙氏丰华堂藏印上海图书馆藏
561  栖里景物略十二卷清嘉庆十四年传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562  海昌外志八卷明崇祯二年刊本江苏省地理研究所藏
563  海宁志略不分卷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564  宁志余闻八卷清光绪三十二年海宁张光第传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565  长安镇志一卷清光绪三十二年海宁张氏小清仪阁传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566  重修富春志六卷明正德十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67  馀杭县志十卷明万历四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568  临安县志十卷传抄清康熙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69  于潜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570  新城县志四卷明万历四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571  嘉兴府志三十二卷旧抄本,明弘治五年修,刊本嘉兴市图书馆藏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上海图书馆藏抄本全
572  嘉兴府志补三卷传抄明正德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73  嘉兴府图记二十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74  嘉兴府志三十二卷明万历三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四至卷六
575  嘉兴典故纂要八卷续编八卷清乾隆五十四年刊本,续编旧抄本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藏
576  秀水县志十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缺序目
577  重修秀水县志稿不分卷民国初修未竟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578  新塍琐志十四卷首一卷清同治九年修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579  古禾杂识四卷据清道光二十年刊本抄上海图书馆藏
580  天香录十二卷稿本,有冯雄手跋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六
581  梅里志不分卷研经庐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582  竹里述略十二卷清同治三年修稿本浙江图书馆藏
583  竹林八圩志十二卷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六,卷十至十二
584  嘉善县志六卷清文水长发堂传抄明正德间修本,清毕星灿跋嘉兴市图书馆藏
585  重修嘉善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明万历二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86  海盐县图经十六卷明天启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87  澉水志八卷明嘉靖三十六年重刊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588  续澉水志九卷明嘉靖三十六年修。抄本,近人张元济跋上海图书馆藏
589  平湖县志十九卷明天启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90  平湖县志十卷清康熙二十八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91  乍浦备志三十六卷清道光八年邹氏镜古堂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92  桐乡县志十卷清初据明嘉靖本影抄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593  重修乌青镇志五卷明万历二十九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94  乌青文献十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七年春草堂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95  嘉泰吴兴志二十卷铁琴铜剑楼重辑归安姚氏咫进斋抄本稿常熟瞿凤起藏
596  湖州府志二十二卷清归安姚氏咫进斋传抄明成化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十三、卷十八至二十二
597  湖州府志二十四卷明弘治四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598  湖州府志十四卷明万历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599  西吴里语四卷明嘉靖二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00  吴兴掌故集十七卷明万历四十三年芋献征校刻嘉靖本。钤有开万卷楼藏书一印南京图书馆藏
601  吴兴掌故纪要不分卷旧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602  吴兴杂纪不分卷抄本,有辛伯跋,钤西湖外史、吴宽之印上海图书馆藏
603  吴兴合璧四卷首一卷清乾隆五十二年刊本提要编者自藏。上海图书馆藏光绪四年活字本、民国铅印本
604  湖阴汗简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605  乌程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二十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606  晟舍镇志八卷抄本浙江图书馆藏
607  东西林汇考八卷清乾隆三十一年修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608  宝前两溪志略十二卷清嘉庆十一年万蕉园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09  长兴县志十卷清顺治六年驯雉堂写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10  长兴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611  长兴县志十二卷清乾隆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12  长兴县志二十八卷清嘉庆十一年刊本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残本
613  长兴乡土述昔不分卷稿本纂人家藏,长兴县文化馆藏清稿
614  吴兴入东记一卷清刊《范声山杂著》本上海图书馆藏
615  小溪口农村改进会报告书不分卷一九三四年油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616  德清县志十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现藏上海市图书馆
617  仙潭志八卷明正德十一年修,旧抄本上海图书馆藏
618  武康县志八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
619  武康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20  武康县志录要不分卷旧抄本上海师范学院图书馆藏
621  安吉州志十六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五至八,天一阁藏存卷一至四,卷九至十一
622  安吉州志十卷清康熙十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623  卷七下
624  浙江下
625  宁波府志四十二卷明嘉靖三十九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26  昌国典咏十卷稿本,有王謇跋上海图书馆藏
627  鄞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28  鄞志稿列传八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629  慈溪县志八卷明天启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30  观海卫志四卷四明张氏约园抄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卷三上。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各藏清抄本全
631  奉化县图志十二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32  象山县志八卷明嘉靖三十五年刊本天一阁藏
633  南田志稿不分卷稿本,有叶景葵跋上海图书馆藏
634  会稽三赋四卷明吴兴闵氏刊朱墨套印本上海图书馆藏
635  会稽志二十卷明正德五年重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36  保越武备志一卷附绍兴考一卷明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37  绍兴府志六十卷清康熙三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38  山阴县志十二卷明嘉靖二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39  会稽县志十六卷明万历三年写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40  云门志略五卷明万历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41  萧山县志六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五卷六
642  萧山县志二十一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43  临山卫志四卷清传抄明嘉靖四十三年修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644  上虞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明万历三十四年刊本天津市人民图书馆藏
645  嵊志十卷明弘治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二至卷六
646  新昌县志十六卷明正德十六年重刊成化本上海图书馆藏
647  新昌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648  赤城志四十卷明弘治十年谢铎重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649  台州府志十八卷首一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650  临海县志二十六卷明嘉靖十八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四、卷十五至十八
651  黄岩县志七卷明万历七年刊本天一阁藏
652  仙居县志十二卷明万历三十六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原为吴兴刘氏嘉业堂所藏
653  宁海县志十二卷明崇桢五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刻本
654  太平县志八卷明嘉靖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655  婺书八卷明崇祯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56  金华府志三十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657  婺志粹十卷清道光二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58  兰溪县志九卷明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江苏省地理研究所藏全。上海图书馆藏卷四至五
659  义乌县志二十卷清雍正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60  永康县志八卷明嘉靖四年胡楷刊本天一阁藏
661  新修武义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三十七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662  浦江志略八卷明嘉靖间刊本天一阁藏
663  浦江县志二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四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64  汤溪县志八卷明万历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65  汤溪县志稿不分卷民国十五年修,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666  衢州府志十六卷明嘉靖四十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八、卷十至十六
667  西安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三十九年刊本浙江图书馆藏
668  衢县志稿三十卷稿本上海图书馆藏
669  江山县志十卷明天启三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存卷一至八
670  江山县志十卷清康熙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71  常山县志十五卷清顺治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672  开化县志十卷清雍正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73  严州府志二十二卷明弘治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十五至十六。又嘉靖增刊本全
674  建德县志十卷清乾隆十九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675  桐庐县志八卷明嘉靖五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二
676  桐庐县志四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十九年补刊上海图书馆藏
677  遂安县志四卷明万历四十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三卷四
678  遂安县志十卷清乾隆十八年刊本嘉兴市图书馆藏
679  新修寿昌县志十二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680  寿昌县志十一卷传抄清光绪间修稿本嘉兴市图书馆藏,存卷一至三,卷七至十一
681  分水县志六卷清康熙二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82  温州府志二十二卷明弘治十六年刊本天一阁藏
683  温州府志十八卷明万历三十三年刊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684  永嘉县志二十六卷清乾隆三十年刊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685  瑞安县志十卷明嘉靖三十四年刊本江苏省地理研究所藏
686  乐清县志七卷明隆庆六年刊本无锡市图书馆藏
687  乐清县志八卷清康熙二十四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88  蒲岐所志二卷温州遗著会传抄清光绪二年修本温州市图书缩藏
689  平阳县志八卷清顺治五年补刻明万历本朱偰收藏,现藏南京图书馆
690  泰顺县志八卷明崇祯六年修,传抄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691  括苍汇记十五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92  丽水县志稿四卷清道光十六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93  青田县续志六卷清乾隆四十二年刊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
694  松阳县志十卷清顺治十一年刊本南京图书馆藏
695  遂昌县志十卷清康熙五十一年刊本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696  庆元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一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697  云和县志五卷清康熙三十一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698  宣平县志四卷明嘉靖二十五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699  景宁县志十卷清雍正十三年刊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中国县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