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新繁县志 嘉庆新繁县志 同治新繁县志 民国新繁县志 光绪新繁县乡土志
发布时间:2019-02-01 点击数:1828
乾隆新繁县志
清郑方城修,朱敦修等纂。郑方城,字则望,号石幢,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乾隆二年(1737)任新繁县知县。自著有《石幢诗草》等书。朱敦修,浙江嘉善人,郑方城之友。此志纂修于乾隆八年(1743)。郑方城到任后,查本县向无专乘,仅是雍正年间修省志时,前仅从县人口中得知雍正年间曾经编纂旧闻三十余纸,呈送省府,而县中无存。至乾隆八年(1743),即莅任三年后,政事平和,郑氏乃邀朱敦修,并约集自己子侄辈郑天锦(福建闽县拔贡)、郑天钦等人采辑遗闻,荟萃群书,参之同异方召集正在县中的朱敦修、郑天锦等人进行采辑纂修,当年即成书付梓。此志分十二门九十一目,约14万字。以艺文门为最重,几占全书之半,除收载历代有关文辞外,较多收录方城的诗文,计文章三十余篇,诗八十余首,楹联近三十幅,共2万余字,似嫌过多。还有郑天锦的诗文十余篇(首)。其他则多系名人学者之著述,如宋之苏轼、欧阳修、彭乘,明之杨慎,清初本邑费经虞、费密、费锡璜父子三代等人的诗文。风俗门对县境士农工商等民俗记载甚详,较有价值,为难得之川中民俗史料。另外,首附舆图十二幅,绘刻精美。今存乾隆八年(1743)刻本和1958年传抄本。
嘉庆新繁县志
清顾德昌等修,张粹德等纂。顾德昌,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监生,嘉庆十九年(1814)任新繁县知县。张粹德,新繁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此志乃奉敕纂修。嘉庆十七年,省府檄征邑乘,而乾隆旧志在境内已散佚过甚,顾德昌方与县属官绅商议,派出生员四十余人广事采访。然后委张粹德和举人杨伊总事编纂,于嘉庆十九年得以成书刊行。此志分四十三门,约12万字。水利志中详载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县境之灌区,本县各地之堰、渠等灌溉情况,对于川西农田水利之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政绩和人物两门之中,收载了不少珍贵史料,如本县宋代名臣梅贽、勾涛,明末清初费密父子三代等人之事迹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明末清初之战乱。而艺文门所载,不及乾隆旧志三分之一,大量删去郑方城等人的诗文和楹联,仅录与本邑关系较大者。其余门类则与旧志无大差异,唯书首所附舆图又增绘了书院、养济院、新彭院、新彭桥等数幅,绘刻亦极精美。今存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同治新繁县志
清张文珍、李应观修,杨益豫等纂。张文珍,事迹不详。李应观,湖北黄冈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同治十一年(1872)任新繁县知县。杨益豫,新繁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官工部营缮司主事。李应观到任后,查阅旧志,知已有六十余年失修,其间人事变迁,户口蕃滋,不可任其湮没。便与县中人士商议,捐资重开志局,派县中生员逢五十余人分行采访,延聘杨益豫和本县另一举人高瀛总领其事,参照乾隆、嘉庆两种旧志,再采辑六十年来诸事纂辑成书,于同治十二年(1973)刊行。此志分十一门十六目附四目,约25万字,编排较旧志严整,内容亦更丰富。杂类门之兵燹类记述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所率农民起义军入川之战事,清咸丰、同治年间李永和、蓝大顺所率义军征战川西,以及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义军人蜀转战,被清军镇压等史实极详,价值较高。人物和艺文门仍系重头,各约5万余字,多系嘉庆旧志所载,再增补一些新的史料,如咸同年间战争中死亡之县人及原因;清后期牛树梅、李惺、顾复初等人的诗文。今存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民国新繁县志
侯俊德、吕菘云等修,刘复等纂。侯俊德,四川宜宾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任新繁县县长。刘复,字见心,新繁人。此次修志之经过,据其县人洪绍庆言,新繁县志在民国十九年(1920)曾由县长周鹏嵩(四川西昌人)延聘县中士人开局重修,仅数月而编成初稿,但因有缺漏等原因而未予印行,遂搁置十余年。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侯俊德查阅旧稿,为不使淹没,与县人再议续修县志事宜,遂重开志局修志,聘县人洪绍庆(四川高等学堂毕业)为馆长,刘复为总纂,把旧稿再事补缺订正,重新编纂,成于三十三年(1944)八月,未及刊印侯俊德又离任。继任县长吕崧云(四川蓬安人)又委托原志馆分纂陈策勳等人再行校勘之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出版。如是,该志自创修至最后出版,竟长达二十六年之久,由此可见当时修志之艰。
此志共分三十五卷,分别为卷首一,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赋役,卷四礼俗,卷五氏族,卷六官师列传,卷七至卷二十一人物列传,卷二十二职官题名,卷二十三仕进题名,卷二十四科第题名,卷二十五学校毕业题名,卷二十六死事表,卷二十七耆寿表,卷二十八寿妇表,卷二十九节孝表,卷三十艺文,卷三十一金石,卷三十二上物产,卷三十二下物产,卷三十三事纪,卷三十四余编、补遗等共计二十一门,仅于人物门列传下再列十二目,即卷七至卷二十一。全志共计50余万言,其中文征占20万字。文征中收载自宋迄民国间百多人撰述有关本县之诗文约两千篇(首),且均简介作者姓氏。其中以明末清初费氏祖孙四代的诗文为最多,数量超过全文征三分之一。新入者又以道光举人严树森,同治进士杨益豫,光绪廪生钟炳麟等人的诗文为多。而志中艺文门所载,则仅限于历代邑人著述典籍目录及作者简介。物产门记述极详,品种名称之考证,生长情况,栽种、用途、特点等无不备叙,较有史料价值,约6万字。其他人物、礼俗等记载亦详。事纪门收载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三十四年(1945)间因修建成都凤凰山机场、太平寺机场、皇天壩机场及新津县机场等征调本县民工之详情亦颇具史料价值。另外,书首开列征引参考书目三百余种。今存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光绪新繁县乡土志
清余慎修,陈彦升编。余慎,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监生,光绪二十年(1901)任新繁县知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任、宣统三年(1911)三次出任新繁知县。陈彦升,新繁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余慎第二次任新繁县知县时,值上宪檄纂乡土志,乃延请陈彦升襄其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编纂成书铅印。此志分十二门,约6万字,大部分门类下列有细目,计三十二目。大体仍分为历史、地理、物产三个部分,类目比较清晰,记事详略有体。以其户口、宗教、实业、物产、商务等门类中收载了较有价值的地方史料,特别是土特产品、乡土各种加工工业及贸易等为珍贵。今存光绪三十三年(1907)铅印本。
清郑方城修,朱敦修等纂。郑方城,字则望,号石幢,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乾隆二年(1737)任新繁县知县。自著有《石幢诗草》等书。朱敦修,浙江嘉善人,郑方城之友。此志纂修于乾隆八年(1743)。郑方城到任后,查本县向无专乘,仅是雍正年间修省志时,前仅从县人口中得知雍正年间曾经编纂旧闻三十余纸,呈送省府,而县中无存。至乾隆八年(1743),即莅任三年后,政事平和,郑氏乃邀朱敦修,并约集自己子侄辈郑天锦(福建闽县拔贡)、郑天钦等人采辑遗闻,荟萃群书,参之同异方召集正在县中的朱敦修、郑天锦等人进行采辑纂修,当年即成书付梓。此志分十二门九十一目,约14万字。以艺文门为最重,几占全书之半,除收载历代有关文辞外,较多收录方城的诗文,计文章三十余篇,诗八十余首,楹联近三十幅,共2万余字,似嫌过多。还有郑天锦的诗文十余篇(首)。其他则多系名人学者之著述,如宋之苏轼、欧阳修、彭乘,明之杨慎,清初本邑费经虞、费密、费锡璜父子三代等人的诗文。风俗门对县境士农工商等民俗记载甚详,较有价值,为难得之川中民俗史料。另外,首附舆图十二幅,绘刻精美。今存乾隆八年(1743)刻本和1958年传抄本。
嘉庆新繁县志
清顾德昌等修,张粹德等纂。顾德昌,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监生,嘉庆十九年(1814)任新繁县知县。张粹德,新繁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此志乃奉敕纂修。嘉庆十七年,省府檄征邑乘,而乾隆旧志在境内已散佚过甚,顾德昌方与县属官绅商议,派出生员四十余人广事采访。然后委张粹德和举人杨伊总事编纂,于嘉庆十九年得以成书刊行。此志分四十三门,约12万字。水利志中详载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县境之灌区,本县各地之堰、渠等灌溉情况,对于川西农田水利之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政绩和人物两门之中,收载了不少珍贵史料,如本县宋代名臣梅贽、勾涛,明末清初费密父子三代等人之事迹和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明末清初之战乱。而艺文门所载,不及乾隆旧志三分之一,大量删去郑方城等人的诗文和楹联,仅录与本邑关系较大者。其余门类则与旧志无大差异,唯书首所附舆图又增绘了书院、养济院、新彭院、新彭桥等数幅,绘刻亦极精美。今存嘉庆十九年(1814)刻本。
同治新繁县志
清张文珍、李应观修,杨益豫等纂。张文珍,事迹不详。李应观,湖北黄冈人,道光十九年(1839)举人,同治十一年(1872)任新繁县知县。杨益豫,新繁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官工部营缮司主事。李应观到任后,查阅旧志,知已有六十余年失修,其间人事变迁,户口蕃滋,不可任其湮没。便与县中人士商议,捐资重开志局,派县中生员逢五十余人分行采访,延聘杨益豫和本县另一举人高瀛总领其事,参照乾隆、嘉庆两种旧志,再采辑六十年来诸事纂辑成书,于同治十二年(1973)刊行。此志分十一门十六目附四目,约25万字,编排较旧志严整,内容亦更丰富。杂类门之兵燹类记述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所率农民起义军入川之战事,清咸丰、同治年间李永和、蓝大顺所率义军征战川西,以及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义军人蜀转战,被清军镇压等史实极详,价值较高。人物和艺文门仍系重头,各约5万余字,多系嘉庆旧志所载,再增补一些新的史料,如咸同年间战争中死亡之县人及原因;清后期牛树梅、李惺、顾复初等人的诗文。今存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民国新繁县志
侯俊德、吕菘云等修,刘复等纂。侯俊德,四川宜宾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任新繁县县长。刘复,字见心,新繁人。此次修志之经过,据其县人洪绍庆言,新繁县志在民国十九年(1920)曾由县长周鹏嵩(四川西昌人)延聘县中士人开局重修,仅数月而编成初稿,但因有缺漏等原因而未予印行,遂搁置十余年。直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侯俊德查阅旧稿,为不使淹没,与县人再议续修县志事宜,遂重开志局修志,聘县人洪绍庆(四川高等学堂毕业)为馆长,刘复为总纂,把旧稿再事补缺订正,重新编纂,成于三十三年(1944)八月,未及刊印侯俊德又离任。继任县长吕崧云(四川蓬安人)又委托原志馆分纂陈策勳等人再行校勘之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出版。如是,该志自创修至最后出版,竟长达二十六年之久,由此可见当时修志之艰。
此志共分三十五卷,分别为卷首一,卷一地理,卷二建置,卷三赋役,卷四礼俗,卷五氏族,卷六官师列传,卷七至卷二十一人物列传,卷二十二职官题名,卷二十三仕进题名,卷二十四科第题名,卷二十五学校毕业题名,卷二十六死事表,卷二十七耆寿表,卷二十八寿妇表,卷二十九节孝表,卷三十艺文,卷三十一金石,卷三十二上物产,卷三十二下物产,卷三十三事纪,卷三十四余编、补遗等共计二十一门,仅于人物门列传下再列十二目,即卷七至卷二十一。全志共计50余万言,其中文征占20万字。文征中收载自宋迄民国间百多人撰述有关本县之诗文约两千篇(首),且均简介作者姓氏。其中以明末清初费氏祖孙四代的诗文为最多,数量超过全文征三分之一。新入者又以道光举人严树森,同治进士杨益豫,光绪廪生钟炳麟等人的诗文为多。而志中艺文门所载,则仅限于历代邑人著述典籍目录及作者简介。物产门记述极详,品种名称之考证,生长情况,栽种、用途、特点等无不备叙,较有史料价值,约6万字。其他人物、礼俗等记载亦详。事纪门收载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至三十四年(1945)间因修建成都凤凰山机场、太平寺机场、皇天壩机场及新津县机场等征调本县民工之详情亦颇具史料价值。另外,书首开列征引参考书目三百余种。今存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光绪新繁县乡土志
清余慎修,陈彦升编。余慎,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监生,光绪二十年(1901)任新繁县知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任、宣统三年(1911)三次出任新繁知县。陈彦升,新繁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举人。余慎第二次任新繁县知县时,值上宪檄纂乡土志,乃延请陈彦升襄其事,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编纂成书铅印。此志分十二门,约6万字,大部分门类下列有细目,计三十二目。大体仍分为历史、地理、物产三个部分,类目比较清晰,记事详略有体。以其户口、宗教、实业、物产、商务等门类中收载了较有价值的地方史料,特别是土特产品、乡土各种加工工业及贸易等为珍贵。今存光绪三十三年(1907)铅印本。